钢结构工程施工:制作与安装中的常见多发病痛及图纸会审问题探讨
- admin
- 2025-04-11
- 钢结构资料库
- 143浏览
- 0评论
技术总结
经过几次钢结构工程的施工后,我察觉到在钢结构的制作以及安装过程里,存在着一些较为常见且多发的通病,这些通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设计图纸的会审存在不到位的情况。施工单位的职责是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同时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有责任对施工图纸进行工艺性会审。如果施工图纸中存在不完善、不明确的方面,或者不适合施工、不符合规范的情况,施工单位应将其提出来与设计单位商讨修改。如果不将发现的问题提出来,那么工程在施工过程和验收方面会面临困难,施工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从而造成隐患。施工单位取得施工图纸后,需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要查看应用规范是否存在问题,接点图的表述是否清晰,强制性条纹要求的内容在设计总说明中是否有显示,各种材料的规格、型号、性能、等级,施工的质量要求以及工程的安全等级是否明确,接点设计是否合理,施工中是否存在不可逾越的难度等情况,都应提前向设计单位提出。设计图纸的完善,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
钢结构制作质量未达到要求。其一,在切割和下料过程中,翼缘板的尺寸有宽有窄,导致 H 型钢与牛腿的尺寸不一致,与牛腿相连的钢梁上下翼缘板错位大约一个板厚。其二,切割边缘存在较深的切痕,板边有明显的凹陷钢结构施工总结,或者有很深的锯齿印,切割粗糙度超出标准,拼板边缘切割不垂直,拼接错边等情况也超出了标准。
第二,在进行组装操作时,焊接 H 型钢没有使用组装胎架,这导致了 H 型钢的高度尺寸出现偏差,腹板偏离了中心;翼腹板对接完毕后,焊缝没有进行矫正使其平整,存在明显的凹凸现象;轻钢的腹板不平整,在组装之前也没有进行矫正。
4. 焊渣飞溅未清理干净。
第三,在钻孔事宜上,事前对图纸的会审工作做得不够好。原本该在开单排孔的地方,却开了双排孔,并且在构件上未进行补孔处理就留存了下来。例如柱与牛腿相连接的 H 型钢是双排孔,而大梁与次梁规格相同的 H 型钢是单排孔,然而在开孔时却都开成了双排孔,这使得安装后对强度和外观质量都产生了影响。
第五,在总装时,钢柱牛腿与 H 型钢梁的连接处,上下存在错位情况,左右也存在错位情况,并且没有控制好尺寸。
- 油漆之前的杂质没有清理干净,污物较多,表面高低不平,留挂现象较为普遍。
第七,在构件运输与堆放期间,没有放置枕木将其垫平后堆放,而是随意地进行卸车操作。甚至还让构件被埋入泥堆和水沟之中,这导致了构件出现变形、碰伤以及污染的情况。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整改措施:
H 型钢的尺寸需严格把控,最好直接从整根 H 型钢上截取,以避免牛腿高差错位。工艺要严格执行。H 型钢在组装时应配备组装胎架。钢板应采用整张大板进行拼接,通过埋弧焊焊接来提升焊缝质量,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节省材料。切割时应提高操作技能并确保参数正确,以防止出现割缝、啃边、塌边、熄火以及粗糙度过大等问题。除锈质量最好采用抛丸或冲砂处理样板进行对比检查,这样能让油漆后粘合良好,且粗糙度合适,有利于摩擦系数的保证。要严格控制油漆厚度,不能时厚时薄,要防止阴面构件的油漆厚度小于标准。如果油漆过厚超过 125μm,就会增加较大费用,造成无谓的浪费。构件拼接时,排版需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要控制好拼接长度,避免出现过短拼接的情况,并且尽量避免构件端面板出现拼缝间隙。拼接 H 型钢时,应留意矫正质量,对角变形值和平整度进行控制。在运输构件和在场地堆放构件时,要用枕木垫平进行堆放,以防构件发生变形、被碰伤以及被污染。
三.关于安装质量的问题。其一,在钢柱安装过程中,违反了操作规程,将钢柱像一根根蜡烛那样单独插入,并且在当天无法形成稳固的框架单元,当大风刮来时,导致了倒塌的情况发生。
第二,单位没有安装工艺,安装构件也没有顺序。比如有一个 9000 平方米、共 3 层的厂房。构件已经全部安装到顶了,然而主钢柱却还没有进行焊接固定,与此同时,边上的辅助小钢柱已经全部焊接完了。再如,钢柱安装完毕之后,应该尽快把钢柱底部的垫块焊接平整并且焊牢,接着进行灌浆使其密实。但是在有的工地上,彩钢板已经开始安装了,而柱脚却确实没有封闭。
第三,锚固螺栓的高度各不相同。柱脚平面在事先未进行测量,预埋的时候发生了移位,从而导致了柱偏位的情况。应该先进行测量,然后再进行预埋。
6. 摩擦系数实验不到位,有的不做,有的只做一组。
第五,现场焊缝存在普遍不到位的情况。其一,刚性连接衬垫焊的间隙太小,导致无法焊透,用垫扳手一拉就会掉落。其二,衬垫板的规格不符合要求,甚至有人用钢筋来代替。其三,焊缝的成型不佳,表现为高低不平、宽窄不一,飞溅和焊瘤未被清除,咬边和气孔较多。其四,弧头弧尾未加引熄弧板,出现了凹陷等现象。
第六,图纸会审工作做得不够仔细,从而导致了安装质量出现缺陷。例如,设计图纸没有明确注明在吊车梁翼板上进行钻孔这一要求,而施工单位也没有提出相关疑问。最终在安装轨道时采用了焊接的方式,这就导致了吊车梁出现下饶的情况。这种做法违反了强制性条文当中有关吊车梁不允许下饶的规定。
第七,围护彩钢板的拼缝不够密贴,收边的情况不佳,“鼻孔”没有进行封堵,这对雨水的防渗漏以及美观方面都产生了影响。
为消除安装工程中的常见病钢结构施工总结,我提出几点措施:
安装构件时需严格依照安装工艺顺序来进行操作。在当天,应当形成稳固的框架单元。倘若无法形成,就应该用缆风绳进行固定,以此防止出现倒塌事故。当钢构件的柱和梁安装完毕后,应尽快对钢柱的垂直度和高差垫片进行调整。接着要封闭柱脚,并进行二次灌浆,使灌浆密实。对于高强螺栓,要把好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的复试关,并且分别做好制作与安装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安装高强螺栓时要控制好施工扭矩,使其露牙长度为 2 到 3 扣。不可以将高强螺栓当作临时固定螺栓来使用。高强螺栓的终拧必须在 48 小时内完成。要加强安装现场的焊接质量控制,尽量选择水平较高的焊工进行焊接,以提高焊接质量。
…… …… 余下全文
钢板焊接油漆施工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麦子二手钢结构 » 钢结构资料库 » 钢结构工程施工:制作与安装中的常见多发病痛及图纸会审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