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7638:2016国际标准解读:焊缝无损检测与磁粉检测技术应用
- admin
- 2025-02-28
- 钢结构资料库
- 888浏览
- 0评论
标准类别
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
25 机械制造
25.160 焊接、钎焊和低温焊
25.160.40 焊接接头
" >25.160.40
25 机械制造
25.160 焊接、钎焊和低温焊
25.160.40 焊接接头
归口单位
全国焊接及相关工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焊缝试验和检验分会
主管部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
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采标情况
本标准采用的是 ISO 国际标准,具体为 ISO 17638:2016,二者等同。
采标中文名称: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目的意义
钢结构等产品采用了大量结构焊缝钢结构焊缝检测,同时采用了大量超常规要求的焊接接头,这些产品在保证国家重大装备制造和重大工程建设质量及安全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焊缝无损检测可以对焊缝质量进行评定。磁粉检测属于焊缝无损检测技术的一种。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检测具有破坏性的材料表面的缺陷。
磁粉检测技术是一种绿色技术,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同时还能节约一定的能源和材料。
该检测方法操作很简单,检测效率较高,检出率也高,并且应用成本低。
磁粉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很高。它能够检测到非常小的缺欠。这种检测缺欠的能力可以延伸到纳米级的程度。
磁粉检测的灵敏度很高,能够检出宽度达 0.1μm 的不连续。它可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的表面或近表面的缺陷。因为不连续的磁痕会堆集在被检测表面上,所以能够直观地显示出不连续的形状、位置和尺寸,还可以大致确定其性质。
磁粉检测可以综合使用多种磁化方法,这种检测方式几乎不会受到工件大小的影响,也几乎不会受到工件几何形状的影响,并且能够检测出工件在各个方向上的缺陷。
这样能提高检测质量,同时也要提高磁粉检测工作中的安全,保证检测人员人身安全。
国内焊缝磁粉检测技术发展较为迅速,在诸多行业都得到了应用。然而,与之相应的检测方法的标准却没有及时进行更新,这对焊缝磁粉检测技术在国内的普及和发展产生了影响。
GB/T 26951 为铁磁性材料焊缝表面缺欠的检测提供了技术方法。
2011 年,我国将 ISO 17638:2003 非破坏性焊接检测标准——磁粉检测进行了转化。随后,我国发布了 GB/T 26951-2011《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该标准的发布给我国的焊缝检验带来了新的方法与手段,对焊缝磁粉方法进行了规范。
2016 年,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修订了 ISO 17638 并发布了 ISO 17638:2016。该标准调整了适用范围,影响了磁粉检测的灵敏度和显示的验收信息等。同时调整了对应的安全警示,对磁场敏感的项目以及焊缝检测人员进行了相应调整,重新规定了磁化设备的要求,限制了切向磁场强度的推荐值,标准中还重新绘制了相关的图,使其更加清晰明了钢结构焊缝检测,这些都是为了适应磁粉技术在焊缝检测中的发展。
国内焊缝磁粉检测技术发展较为迅速。这种技术在较多行业的焊缝检测中得到了应用。然而,与之相应的检测方法的国家标准是 GB 26951-2011,该标准已经使用了十多年。这对焊缝磁粉检测技术在国内的普及发展产生了影响。
磁粉检测是一种重要的检验焊缝质量的方法。这种方法以及其验收等级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对于检验焊接接头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保证。
为此,GB/T 26951-2011《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标准需要进行修订。这样可以修正标准内容,完善标准体系。同时,也能加速与国际化标准领域的接轨。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文件规定了用磁粉检测法检测铁磁性材料焊缝(含热影响区)表面缺欠的技术,此技术适用于多数焊接工艺和接头结构。磁粉检测灵敏度受相关因素影响,这些因素见附录 A。本文件不适用显示的验收等级,关于相关显示验收等级的信息可查看 ISO 23278。主要技术内容的范围,规范性引用的文件,术语及定义,安全警示,以及总则。本文件替代了 GB/T 26951-2011《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与 GB/T 26951-2011 相比,存在以下主要技术变化:一是更改了“安全警示”;二是更改了被检区域的要求;三是增加了检测介质的使用温度的规定;四是增加了磁化要求;五是增加了强度的验证;六是增加了磁化方向的要求;七是删除了检测介质定期性能验证的规定及验证方法;八是增加了综合性能验证的可用试件。
焊缝检测磁粉检测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麦子二手钢结构 » 钢结构资料库 » ISO 17638:2016国际标准解读:焊缝无损检测与磁粉检测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