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建钢构荣获第七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
- admin
- 2025-02-21
- 钢结构资料库
- 749浏览
- 0评论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 刘育銮/文 严文婷 谭彪/图
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被视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它体现了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则是打造这颗明珠的人,是我国制造业的“排头兵”。
近日,工信部与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联合进行了公布。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得以公布。总部在深圳市坪山区的中建钢构工程有限公司(下称“中建钢构”)获得了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的荣誉。它是第七批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当中 7 家深圳企业中的一家。并且它更是在历批次中,我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掀开中国现代建筑钢结构时代的序幕
欧洲在 19 世纪出现了世界闻名的埃菲尔铁塔这样的钢结构建筑。中国的第一座现代超高层钢结构于 1992 年建成,这座建筑是高度为 165.3 米的深圳发展中心。
这座建筑的建设者是中建钢构的前辈们。1985 年,他们前往日本。他们在日本学习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技术。利用这种技术,他们建成了深圳发展中心。这掀开了中国现代建筑钢结构时代的序幕。
钢结构博物馆中展示的钢结构摩天大楼
1995 年,这支队伍建起了深圳地王大厦。这座大厦当时被称为“亚洲第一高楼”,高度为 383.95 米。他们还创造了“两天半一个结构层”的新“深圳速度”。
并且是中建系统的重要施工平台。
夜幕中的平安大厦
2012 年,有 441.8 米高的深圳京基 100;2016 年,有 600 米高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中建钢构不但多次刷新了深圳的天际线,还凭借精湛的技术在全世界各地勾勒出最美天际线。经统计,到 2022 年 11 月为止,中建钢构参与建设的 400 米以上高楼有 24 座,在全国占比近 90%,在全球占比近 42%。
钢结构博物馆中的大跨度结构建筑展示
中建钢构的工匠们建设了除超高层建筑之外的大跨度结构,这些大跨度结构跨越 30 米以上,像会展中心、影剧院、体育场馆等。他们实现了奥运会、亚运会、大运会、全运会、军运会、民运会和青运会等所有场馆的“大满贯”,还建设了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代表的 49 座大型交通枢纽,以及 120 余座跨江、跨河和跨海桥梁。这些建筑覆盖了核电领域、火电领域、风电领域、清洁能源领域、石油领域以及化工领域。
我国钢产量在 1996 年突破 1 亿吨后一直处于世界首位。目前有近 140 余项钢结构建筑相关标准、技术规范、规程。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建钢构随着中国制造实力的提升,如今拥有武汉(湖北)、江苏、天津、广东、四川五大国内基地。中国钢结构建筑也随着中国制造实力的提升,如今拥有武汉(湖北)、江苏、天津、广东、四川五大国内基地。同时,中建钢构和中国钢结构建筑还拥有迪拜(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尔及利亚两大海外基地,年制造总产能超过 120 万吨。
与坪山区理念相契结为“创新合伙人”
2021年,中建钢构正式迁入坪山。
能与坪山成为“创新合伙人”,主要是由于理念相互契合。中建钢构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夏林印表示,技术创新始终是中建钢构发展的重要支撑。该公司成立以来,主(参)编了国家、行业规范 30 余项,并且拥有十二大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优势。
夏林印接受采访
中建钢构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它成立了“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这两大研究院,以及“焊接与检测技术中心”“超高层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钢结构智能制造及先进技术中心”等研发中心。多年来,其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多年超过 3%,研发人员占比达到 11%。“超厚板复杂钢结构制造关键技术集成及应用”“高强钢多层多道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等 155 项制作工艺与建造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且拥有 1767 项国家专利。截至 2022 年 10 月 31 日,中建钢构累计荣获 1 项国家技术发明奖、8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 56 项鲁班奖、51 项国家优质工程奖、224 项中国钢结构金奖以及 186 项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奖。
陆建新接受采访
依托于此,汇聚了行业领军人才 10 余人,其中以广东钢结构协会会长陈振明为代表;汇聚了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级以上技术能手、博士人才 20 余人。全国劳动模范陆建新主持承建了 4 座 100 层以上的摩天大楼钢结构工程,他见证并参与了中国超高层建筑从无到有以及再到国际领先的全过程,累计参加工程总高度达 3600 余米。“现在,在施工过程中我依然会去到一线去解决问题。”陆建新说道。
南粤工匠冯清川与团队开会研讨中
中建钢构凭借强大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团队,研发出了首条建筑钢结构智能制造生产线。其以智能装备创新、先进工艺创新、数字管理创新这三大关键技术创新为核心。该生产线获得了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以及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与传统钢结构产线相比,生产效率提升了 22%,运营成本降低了 23%。相关的技术成果还获得了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中建集团科学技术奖以及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中国建筑智能建造工程研究中心(钢结构智能制造及先进技术)
同时,要充分发挥有效的保障机制,包括“产、学、研、用”等方面。通过这一机制,为钢结构行业攻关关键技术。在这些技术中,钢结构智能化仓储物流技术、“无人”切割下料技术、机器人高效焊接技术等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结构产业集团
近年来,深圳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既全面又稳健,还能因时制宜。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总规模已经超过 6000 万平方米,其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了 46%。在建设规模和占比方面,深圳一直稳居全国前列。
坪山区采取政府带头以及政策扶持等举措,大力推动以装配式建筑作为代表的绿色新型产业化建造模式的发展。并且率先在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投资项目里进行推广和实施,以此进一步提升建筑技术水平与施工效率,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与安全,推动节能减排工作,致力于将坪山建设成为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且宜居宜商的先进城区。
站在中建钢构总部中建钢构成都,此总部位于坪山大道。向西眺望时,能看到坪山高中园已投入使用。再向西看去,可发现坪山人民医院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
坪山高中园(效果图)
这两项重点民生项目有中建钢构参与建设。坪山高中园项目占地约 20 万平方米,其建筑面积为 29.3 万平方米,并且分为三个校区,总共能为深圳的学子提供 8100 个学位。在区委区政府进行高位统筹的情况下,坪山调动全区力量来确保项目推进。它采取了多种举措,投入超常规力度,加快了项目建设速度。相比常规项目投入,增加了 3 至 4 倍。并且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技术应用,提升了建设速度和建设质量。历经 196 天中建钢构成都,完成了建设主体结构的全面封顶,再次刷新了深圳市学校项目(大建筑面积)的建设速度。
日常生产经营方面,坪山区委区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给予我们政策指导和支持。创新业务发展过程中,坪山区委区政府和各职能部门也给予我们政策指导和支持。这让我们时刻能够感受到坪山区积极服务企业的务实工作作风。中建钢构战略与 IT 管理部的负责人赵金刚表示,由于坪山区给予了大力支持,钢结构智能制造研究院以及全球智能制造实验室将会在坪山大展拳脚,独立发展,从而为中国钢结构的发展增添更强劲的科研动力。
我们要把钢结构全产业领域做得更优、更强、更大。夏林印表示,中建钢构将目光瞄准建筑业的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方向。中建钢构提出要依托自身的主业优势,逐步构建起“1+3”的产品集群。要在高端钢构领域深耕,同时拓展新基建、桥梁钢构、能源钢构、海洋钢构等领域。还要创新布局产品钢构、智能装备、智慧咨询等板块,加快对智能制造和智能建造等装备机器人的研发,为钢结构产业提供数字化的解决方案。
中建钢构立足坪山,将打造以下几个一流的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结构产业集团:价值创造一流,科技创新一流,产品服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品牌文化一流。
审读:孙世建 肖晓君
制造业单项冠军建筑钢结构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麦子二手钢结构 » 钢结构资料库 » 深圳中建钢构荣获第七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