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钢结构资料库 > 正文内容

钢结构厂房工程施工流程详解:从施工放线到钢结构涂装

钢结构厂房工程施工流程:

施工进行放线工作;在基础混凝土中预埋螺栓;进行门式刚架的吊装(此为钢结构加工制作的后续步骤);安装吊车梁;安装钢梁;安装屋架、屋面板及屋檐板;安装墙面板;对钢结构进行涂装。

一、施工放线

按照设计要求,需配合土建单位核实核准标高和轴线。同时,要依据图纸要求来进行这项工作。

施工前需用经纬仪来复核轴线,同时用水准仪确定标高。之后要用墨线在那些不易损坏的固定物上做好记号,并且注明标高,还要做好相关记录。

确定轴线和标高之后钢结构流程,放好大样,接着放小样。小样要确定每个钢柱在基础混凝土上的连接面边线以及纵横十字轴线,也就是门式刚架的柱脚位置。

定位刚架时,需尽量防止刚架柱脚与螺栓发生碰撞。这样能避免刚架柱底面产生变形,进而减少与基础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同时也能避免螺栓出现弯曲变形。若螺栓发生弯曲变形后进行纠直,会给螺栓带来强度损耗。

二、基础混凝土内预埋螺栓

在进行基础混凝土浇捣之前,要再次认真核对螺栓的相关信息,包括大小、长度、标高以及位置等,并且要将预埋螺栓固定好。

在进行基础混凝土浇捣之前,要用黄油以及塑料薄膜将预埋螺栓的丝口部分包裹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对螺栓丝口造成污染。

在浇捣混凝土的时候,安排有经验的专人进行值班。要做好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对预埋螺栓定位的关注和处理,以此来避免预埋螺栓出现位移以及标高发生改变的情况。

基础混凝土浇捣完成后,要及时把预埋螺栓杆及丝口上残留的混凝土清理掉。

三、钢结构加工制作

工艺过程:

1、下料图单

此工序属于材料检验范畴。它包含对工程所选用的型号进行确认,还包含对工程所选用的规格进行确认,同时也包含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

②质量检测标准:

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③检验方法:

检查钢材的质量证明书以及复试报告,接着使用钢卷尺和卡尺来检查其型号和规格。

2、放样、号料

必要时,要制作样板。

注意预留制作时的焊接收缩余量;注意预留安装时的焊接收缩余量;注意预留切割、刨边和铣加工时的余量;注意预留安装预留尺寸要求。

③划线前,材料的弯曲和变形应予以矫正。

④放样和样板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平行线的距离为 0.5mm,分段尺寸也是 0.5mm;对角线的差是 1.0mm;宽度和长度均为 0.5mm;孔距为 0.5mm;加工样板的角度为 20’

⑤号料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外形尺寸1.0;孔距0.5

⑥质量检验方法:用钢尺检测。

3、下料:

钢板下料使用数控多头切割机进行。下料之前,要把切割表面的铁锈以及污物清理得干干净净,这样能让切割件保持干净和平整。切割完成后,还得清除溶渣和飞溅物。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操作规程,并且要调整出设备的最佳参数的最佳值。

①质量检验标准:

切割的允许偏差值(mm)项目允许偏差

零件宽度、长度3.0 、边缘缺棱1.0、钢端部垂直度2.0

②钢材剪切面或切割面应无裂纹、夹渣和分层。

③质量检验方法:目测或用放大镜、钢尺检查。

4、组立、成型

钢材在组立之前需要矫正其变形,使其能够达到符合控制偏差的范围。接触毛面不能有毛刺、污物和杂物,这样才能保证构件的组装能够紧密结合,符合质量标准。组立的时候应该有适量的工具和设备,比如直角钢尺,以此来保证组立之后有足够的精度。

采用设备为Z12型型钢组立机。

点焊时采用的焊材与焊件相匹配。焊缝的厚度是设计厚度的 2/3,并且不大于 8 毫米。焊缝的长度不小于 25 毫米。其位置在焊道以内。

预组立的构件需要进行检查,要确定其是否符合图纸尺寸。同时,还需确定构件的精度要求是否能够成型。

组立成型时,构件需在自由状态下进行操作。其结构要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以及有关标准的规定。在经过检查并合格之后,再进行编号。

④质量检验标准。

允许偏差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规定。

组立的允许偏差表(mm)

类型项目允许偏差;

焊接钢梁高度2.0

中心偏移2.0

垂直度()b/100且不大于2.0

钢结构流程图_钢结构流程视频_钢结构流程

⑤质量检验方法:用直尺、角尺检查。

5、焊接:

①该工序采用设备为门式全自动埋弧焊机。

②埋弧自动焊焊接规范

③焊接工艺:

焊接钢柱和钢梁时采用门式自动埋弧焊来进行焊接;柱梁连接板加肋板则使用手工焊接。使用门式自动焊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方面:

这样做是为了减少产生焊接气孔等缺陷的因素。

引弧板需与母材材质保持相同,并且焊接坡口形式也要相同,其长度要符合标准规定。在使用手工电弧时需满足以下条件:要使用状态良好且功能齐全的电焊机,所选用的焊条必须用烘干箱进行烘干。

质量检验标准和方法:

焊接型钢允许偏差表(mm)项目允许偏差

截面高度(h)h500; h=""1000 4.0

截面宽度(b)3.0

腹板中心偏移2.0

翼缘板垂直度()b/100且不应大于3.0

弯曲矢高l/1000且不应大于10.0

扭曲h/250且不应大于5.0

腹板局部平面度(f)t14 3.0;t≥14 2.0

6、制孔

①采用设备:摇臂钻

质量检验标准为:螺栓孔的允许偏差符合《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并且孔距的允许偏差也符合该规范的有关规定。

②质量检验方法:用直尺、钢尺、卡尺和目测检查。

7、矫正型钢

①使用设备:翼缘调直机

工艺要求如下:操作人员需熟悉工艺内容,同时要熟悉掌握设备操作规程。矫正工作完成后,应当进行自检。其允许偏差需符合《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8、端头切割

焊接型钢柱梁矫正完毕后,需要对其端部进行平头切割操作。用于该操作的设备是端头铣床。端部铣平的允许误差情况如下表所示:

项目允许偏差

两端铣平时构件长度2.0

两端铣平时零件长度0.5

铣平面的平面度0.3

9、除锈

除锈时使用专用除锈设备,通过抛射除锈这种方式,能够提升钢材的疲劳强度以及抗腐能力。并且,这种除锈方式还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钢材表面的硬度,有利于漆膜的附着,同时无需增加额外的涂层厚度。除锈所使用的磨料必须要符合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施工环境的相对湿度不应超过 85%。

钢材表面经除锈后,要用毛刷等工具将其清扫干净,这样才能进行下道工序。如果除锈合格后的钢材表面在涂底漆前已经返锈了,就需要重新进行除锈。

10、油漆

钢材除锈经检查合格后,要在表面涂完第一道底漆。通常在除锈完成后,若存放在厂房内,可在 24 小时内涂完底漆;若存放在厂房外,应在当班漆完底漆。油漆需按设计要求配套使用,第一遍底漆干燥后,接着进行中间漆和面漆的涂刷,以保证涂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油漆在涂刷过程中要均匀,不能流坠。

11、包装与运输

在包装构件之前,需把各种符号转换为设计图面所规定的构件编号,接着用笔(油漆)或者粘贴纸把这些编号标注在构件的规定部位,这样做是为了便于进行包装。

时识别。

在搬运期间要留意对构件以及涂层的保护。对于那些容易发生碰撞的部位,应当给予适当的保护。

搬运后的构件若出现变形损坏的情况,就需要及时进行修补,目的是保证在发运之前构件能够完好无损。

12、验收

钢构件出厂前,应提交以下资料:

⑴产品合格证

⑵施工图和设计文件

钢结构流程_钢结构流程图_钢结构流程视频

⑶制作过程技术问题处理的协议文件

⑷钢材、连接材料和涂料的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

⑸焊缝检测记录资料

⑹涂层检测资料

⑺主要构件验收记录

⑻构件发运清单资料

四、钢构件检验

主要内容:

依据《钢结构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里的相关规定,认真对钢构件的外形以及几何尺寸进行检查。要是存在超偏差的情况,就需要在吊装之前想办法将其消除。

(2)根据吊装顺序检查构件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符合构件进场安

为了便于检验吊装后构件的安装质量以及确定吊装顺序钢结构流程,需要在主构件上标记出两个方向的中心线、标高线、位置线等各类控制线,同时还要标记出所有构件的吊装顺序编号。

五、钢结构安装

1、施工方法:

本工程进行钢结构安装时,第一步是复核混凝土基础的轴线以及基础顶面的标高。接着采用分件吊装的方式,先把所有的钢柱吊装起来,在钢柱校正并固定之后,再依次吊装钢梁,并且在吊装钢梁的过程中随时进行调整。之后进行安装固定的工作。最后吊装屋面支撑以及檩条系统。

2、施工顺序:

现场吊装被分成两个施工单元,使用一台 50 吨的吊车,从东向西进行吊装作业。

3、安装前准备工作

最后,将露出地面的地脚螺栓部分用塑料布包裹起来进行保护。

②编制安装计划和构件供应计划,组织好施工。

检查钢构件:钢构件在出厂时需具备出厂合格证。在安装之前,要按照图纸对构件进行查点复核。接着,把构件依照安装顺序搬运到安装范围内。并且,在不影响安装的条件下,应尽量将构件放置在安装位置的下边,这样能保证安装的便利。

④安装质量标准

项目名称允许偏差

垂直度单节柱建筑物总体H/100且≤10mm

标高梁面L/1000且≤10mm

柱顶≤5mm

建筑物高度n(n+n+w)

4、安装施工工艺

- 经过初校,当垂直偏差在 20 毫米以内时,拧紧螺栓,完成临时固定后便可脱钩。

钢梁吊装是在柱子复核完毕之后进行的。在钢梁吊装过程中,采用两点对称绑扎的方式进行起吊,然后将其就位安装。当钢梁起吊之后,距离柱基准面达到 100MM 时,就会徐徐慢慢地就位。

钢梁吊装到位后进行对接调整校正,接着进行固定连接。在钢梁吊装过程中,要随吊随用经纬仪进行校正,一旦出现偏差就随时进行纠正。

墙面檩条进行安装:檩条的截面比较小,重量也较轻。在吊装时,采用一钩多吊或者成片吊装的方式。檩条的校正工作主要涉及间距尺寸以及自身的平直度。对于间距的检查,是用样杆沿着檩条杆件之间来回移动,倘若存在误差,就通过放松或者拧紧螺栓来进行校正。而对于平直度,则使用拉线和钢尺进行检查并校正,最后使用螺栓将其固定。

5、安装校正

钢柱垂直度校正借助经纬仪或吊线锤来检验。若存在偏差,就使用千斤顶进行校正。标高校正时,用千斤顶把底座稍微抬高,接着增减垫板的厚度。在柱脚校正准确无误后,立刻紧固地脚螺栓。等钢柱整体校正无误后,在柱脚底板下浇注细石混凝土以固定。

钢梁进行校正工作,包括对钢梁轴线以及垂直度的测量与校正,校正时运用千斤顶和倒链来实施,并且在校正完成后即刻进行固定。

6、高强螺栓施工

(1)钢构件的连接接头,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紧固。

安装使用的临时螺栓和冲钉,在每个节点上穿入的数量,需依据安装过程所承受的荷载来进行计算并确定,并且应符合以下规定:

不应少于安装孔总数的1/3;

临时螺栓不应少于2个;

冲钉不宜多于临时螺栓的30%;

(3)永久性的普通螺栓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螺栓拧紧之后,外露的螺纹应该不少于 2 个螺距。

您想看的: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