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钢结构资料库 > 正文内容

闸门及门槽安装技术要求:平面闸门安装要点汇总

闸门启闭机安装及钢结构的制作和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1.1闸门安装

1.1.1闸门及门槽安装技术要求

平面闸门的安装需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来进行。同时,还应符合技术以及规范方面的规定。

平面闸门拼装和焊接工作的场地,要安排在闸门的门槽顶部平台上开展。同时,还应考虑将拼装好的闸门能够便捷地放入孔口这一情况。

闸门主支承部件的安装调整工作需在门叶结构通过螺栓或焊接组装完毕后进行,并且要在测量校正合格之后才能开始。所有主支承面都应当被调整到同一平面上,其误差要小于施工图纸所规定的数值。

平面闸门的水封装置安装允许偏差以及水封橡皮的质量要求,要符合 DL/T5018 第 8.2.4 至 8.2.8 条的规定。在安装过程中,首先要把水封橡皮按照所需的长度黏结好,接着把黏结好的水封橡皮与水封垫板一起进行冲孔操作。对于橡胶水封的冲孔,应当使用专用钻头通过旋转法来加工,不可以采用冲压法和热烫法进行加工,并且其孔径要比螺栓直径小 1mm。

(5)平面闸门安装完毕后,应清除门叶上的所有杂物。

平面闸门经监理人检查合格后,才能够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涂装修补。

平面闸门安装完毕后,需要进行静平衡试验。具体试验方法如下:把闸门从地面吊起,使其离开地面 100 毫米且处于自由状态,接着通过滑道的中心来测量上、下游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倾斜情况。如果倾斜超过规定,就应该进行配重调整。

埋件的安装也应满足相关的其他要求。

对于埋设在二期混凝土中的部件,在就位调整安装之后,需要与一期混凝土中的预埋插筋(或者预埋锚板)借助连接件(如连接杆、连接筋、调整螺栓等)进行焊牢固定。同时,严禁把连接件直接焊接在主轨、反轨、门楣等部件的工作面上,也严禁焊接在水封座板上。

对于埋设在一、二期混凝土内的部件,在就位调整完毕之后,承包人需要提供并安装数量足够的钢支撑件来进行加固。这样能够保证在浇筑一、二期混凝土时,门槽埋件不会发生变形、位移等状况。并且,钢支撑件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门槽埋件上的不锈钢材料,其焊接接头必须用相应的不锈钢焊条来进行焊接。

门槽埋件不加工工作表面的连接接头错位≤±1mm,且以 1/50 缓坡过渡;每米范围内局部不平度,顺水流方向≤±2mm,垂直水流方向≤±3mm,同时处理成 1/50 缓坡;面板总弯曲度,顺水流方向≤±3mm,垂直水流方向≤±4mm,扭曲≤2mm。

连接焊缝需在安装工作完成后以及浇筑二期混凝土之后进行仔细打磨。要把焊疤和焊缝余高铲平并磨光,对于凹坑要进行补焊使其平整,然后再打磨光滑,其表面粗糙度要与焊接构件保持一致。

门槽埋件安装完毕后,需对所有工作表面进行清理。门槽范围内那些会影响闸门安全运行的外露物,必须清理干净。尤其要注意清除不锈钢止水座面上的水泥浆。并且,要在监理人在场的情况下,对门槽尺寸和埋件的最终安装精度进行复测。

检查二期混凝土与埋件的接触面,看其是否接触良好;检查一期混凝土与二期混凝土的接触面,看其是否接触良好。如果有必要,承包人应对孔隙进行压力灌浆。

安装好的门槽,其主轨工作面和不锈钢水封座表面除外,其他外露表面都应依据招投标文件的规定进行防腐处理。

1.1.2闸门及门槽安装工艺流程

闸门安装包含门槽安装以及闸门在现场的拼装、焊接和吊装。门槽安装的工艺流程见图 1.4 - 1 门槽埋件安装工艺流程图,闸门安装的工艺流程见图 1.4 - 2 闸门安装工艺流程图。

1.2启闭机安装

1.2.1启闭机安装技术要求

承包人需依据制造厂提供的图纸以及技术说明书来开展安装、调试与试运转工作。对于安装完毕的启闭机,其机械部分以及电气设备等的各项性能都应当与施工图纸以及制造厂技术说明书的要求相契合。

安装启闭机的基础建筑物需稳固且安全。机座以及基础构件的混凝土,要按照施工图纸的规定进行浇筑。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之前,不准拆除或改变启闭机的临时支撑,同时也不得进行调试和试运转。

启闭机机械设备的安装需要依据 DL/T5019 中的第 5.2.2 条的相关规定来开展。

启闭机电气设备的安装需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安装工作要依据制造厂技术说明书来开展,同时也要按照 GB/T50256 的有关规定来执行。全部的电气设备都应该可靠地接地。

启闭机安装完毕后,承包人需对启闭机进行清理工作。同时,要修补那些已损坏的保护油漆。并且,按照制造厂技术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灌注润滑脂以及对减速器加注齿轮油的操作。

门槽埋件安装程序

图1.4-1

安装合格的设备,使用承包人提供的临时电源使其运行。闸门是由启闭机旁的现地电控柜来进行控制的。临时电源会一直保留,直到监理人要求承包人拆除为止。

闸门安装程序

图1.4-2

1.2.2启闭机安装工艺流程

启闭机设备安装工艺流程见图1.4-3。

启闭机安装工艺流程图

1.4-3

钢结构加工流程图_钢工艺流程_钢的加工工艺路线

1.3钢结构安装技术要求及工艺流程

1.3.1钢结构安装技术要求

钢构件制作与组装之前,承包人需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来绘制钢构件加工详图。在钢构件制作的过程里,如果承包人要对构件进行局部的修改,那么就应该经过监理人的批准。

承包人需要编制各个工种的工艺规程。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应当进行主要工种的工艺试验。并且要将工艺试验的成果提交给监理人。

钢构件制作和组装的检验需遵守 GB50205—2001 中第 5 章到第 8 章的规定。钢零件和部件的切割工序要求应符合 GB50205—2001 第 7.2 条的规定,矫正和成型工序要求应符合该标准第 7.3 条的规定钢结构加工流程图,边缘加工工序要求应符合该标准第 7.4 条的规定,制孔工序要求应符合该标准第 7.6 节的规定。

钢构件在组装之前,需要对零、部件进行检验,并且要做好记录。只有当检验合格之后,才可以将其投入到组装工作中。

构件组装时,要按照批准的工艺进行装配。如果存在隐蔽焊缝,就必须先进行施焊,并且在经检验合格之后才可以覆盖。

安装焊缝坡口的允许偏差需遵循 GB50202—2001 表 8.4.2 的规定。焊接连接制作组装的允许偏差要参照 GB50205—2001 附录 C 表 C.0.2 的数据来确定。

H 型钢的组装需要遵守规定。这个规定是 GB50202—2001 第 8.2 节的规定。

此规定为 GB50202—2001 第 8.3.3 条。

钢桁架结构杆件轴线交点错位的允许偏差需遵循 GB50202—2001 第 8.3.4 条的规定。

规定为 GB50205—2001 第 8.4.1 条。

钢构件组装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需遵循 GB50205—2001 第 8.5 节的规定。

大型钢构件的涂装需由承包人编制施涂工艺报告,然后提交给监理人批准。该工艺报告包含涂装工艺试验、工艺流程、涂装设备配置、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缺陷修补等内容,同时还涵盖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措施以及环保措施等方面。

构件涂装时,环境温度需控制在 5 到 38 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要小于 85%。并且构件表面不能有结露现象,在涂装后的 4 小时内,不能遭遇淋雨以及日光暴晒。

涂装完成之后,需由专业的检验人员进行检查。并且要及时对存在的涂装缺陷予以修补。

涂装防腐涂料之前,需要参照 GB50205—2001 表 14.2.1 的要求来确定钢材表面的除锈质量。钢材表面经过处理之后,应当及时涂刷防腐涂料,以防再度生锈。

防腐涂料的涂装遍数需要遵守 GB50205—2001 第 14.2.2 条的规定;涂层厚度也应遵守 GB50205—2001 第 14.2.2 条的规定。

当钢结构处于有腐蚀介质的环境中或者处于外露状态,并且施工图纸有相关要求时,就应当进行涂层附着力测试。如果涂层检验范围的完整程度超过 70%,那就可以证明涂层附着力达到了合格标准。

预拼装需在合格的工作平台上进行,同时也要在装配胎模上进行,这样就能保证小拼单元的精度以及互换性。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多层板叠预拼装质量应遵守 GB 50205—2001 第 9.2.1 条规定;普通螺栓连接的多层板叠预拼装质量也应遵守 GB 50205—2001 第 9.2.1 条规定。

多节柱应参照 GB 50205—2001 附录 D 的要求进行预拼装;梁应参照 GB 50205—2001 附录 D 的要求进行预拼装;桁架应参照 GB 50205—2001 附录 D 的要求进行预拼装;管构件应参照 GB 50205—2001 附录 D 的要求进行预拼装;构件平面总体应参照 GB 50205—2001 附录 D 的要求进行预拼装。

预拼装质量检查合格后,需要标注标记。这些标记包括中心线以及安装控制基准线等。

预拼装完成之后,承包人要会同监理人。按照 GB 50205—2001 第 9 章的要求,对钢构件预拼装进行检查。并且要将质量检查记录提交给监理人。

承包人需依据监理人核准的钢结构工程施工措施计划,来制定各类钢结构安装措施,之后将这些措施提交给监理人进行批准,这些措施的内容涵盖了:

1)各项钢结构的安装方法;

安装起吊设备以及配置辅助安装设施,同时制定发包人设施和设备的使用计划。

3)钢结构安装过程的精度控制以及检测程序;

4)安全保证措施。

钢结构安装之前,承包人要会同监理人对所有的钢结构安装工作面进行验收,这里面包含了其他承包人已经完成的钢结构安装工作面。只有在经监理人确认合格之后,才可以开始进行安装工作。

承包人需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来校测安装基准点和控制点。同时,还要检查钢结构工程的安装轴线以及基础标高,还有支座预埋件或者预埋螺栓的安装位置等。

(26)各项钢结构的安装措施。

采用扩大拼装单元进行安装时,要对容易变形的钢构件进行强度验算,还要进行稳定性验算。在必要的情况下,应当采取加固措施。

大型钢构件以及组成块体的网架结构,在采用单点和多节杆吊装以及高空滑移安装的方式时,必须通过计算来确定其吊点。要保证各个吊点起升的同步性,同时还要防止构件出现局部变形和损坏的情况。

在室外进行钢结构安装校正工作时,需要考虑焊接变形这一因素。同时,要依据当地的风力情况、温差状况以及日照等方面的影响,制定出与之相应的调整措施。

钢构件的连接接头,需经检查合格后才可使用。在焊接和高强度螺栓并用的连接处,应按照“先栓后焊”的原则来进行操作。

钢构件在运输过程中被损坏的涂层,以及在吊装过程中被损坏的涂层钢结构加工流程图,还有安装连接处未涂的部位,应按照招投标文件的规定进行补涂。

钢结构加工流程图_钢工艺流程_钢的加工工艺路线

钢结构中需要隐蔽的部位安装完毕了,并且经监理人验收合格了,之后才可以进行覆盖。

1.3.2钢结构安装工艺流程

外购材料—材料检查—下料—制作—测量放线—安装—补漆验收。

反、侧轨吊装、调整、固定

门楣吊装、调整、固定

埋件清点检查

底槛测量控制点设置

底槛吊装就位、固定

底槛二期砼浇筑

主、反轨测量控制点设置

脚手架搭设

插筋检查调整

轨道接头焊接、磨平

主轨吊装、调整、固定

检查、验收

门槽二期砼浇筑

复查测量

门槽清理

脚手架拆除

油漆

闸门设备清点

闸门组装场布置

现场运输、吊装、调整

孔口锁定

试槽和下闸

检查、验收

水封粘接及预装

施工准备

测量、放点

设备基础安装

电气设备安装

电气设备调试

静态调试

带闸门动态试验

补漆、验收

设备清点、验收

您想看的: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