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施工图常见问题解析:抗震区高层建筑梁柱节点设计与规范要求详解
- admin
- 2025-01-24
- 钢结构资料库
- 592浏览
- 0评论
最近学习了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编着的《结构施工图常见问题图解分析——钢结构》。书中提到的几个常见钢结构节点的错误做法和问题分析值得学习,所以特意摘录了出来。分享给大家。
一,
问题描述:抗震区高层建筑梁、柱采用节点刚性连接。柱内加劲板(隔板)厚度与梁翼缘厚度相同,不符合规范要求。
问题分析:考虑到板厚公差和板连接偏心,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第8.3.6条的要求,梁柱刚性节点梁翼缘相应位置应设置水平加劲。肋(隔板),对于设计用于抗震的结构,水平加劲肋应比梁翼缘厚2mm。
二,
问题描述:梁柱铰接节点处,梁端与柱皮之间5mm间隙过小。
问题分析:梁与柱铰接时,应注意避免连接板与柱之间的焊缝,以保证连接板与钢梁腹板紧密、紧密。当连接板与立柱采用双面角焊缝连接时多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预留间隙可考虑为连接板厚度的0.7倍。
三,
问题描述:如图所示,主次梁刚性连接节点处多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次梁下翼缘对应的箱形主梁内没有加劲肋,无法有效传递力。力量。
问题分析:按刚性连接设计时,应在箱形主梁内与次梁翼缘对应的位置设置加劲肋,以保证力传递的可靠性和主梁节点的局部稳定性。
四、
问题描述:次梁与主梁铰接节点处螺栓排过多,设计不合理。
问题分析:当次梁与主梁铰接节点螺栓连接长度过大、排数过多时,会导致螺栓受力状态不均匀,端部螺栓首先受到压力并且容易损坏。推荐采用双剪板连接,不仅减少了附加偏心的不利影响,而且有效减少了螺栓数量。
五,
问题描述:钢梁与混凝土墙、柱连接时,连接板的螺栓孔应为长圆孔。
问题分析:考虑到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误差,宜采用误差调整的连接节点形式,如在钢梁腹板上开长圆孔。此时,应按照《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第11.4.2条的要求降低连接节点高强螺栓承载力的设计值。
注意计算铰节点螺栓时应考虑附加弯矩M=Ve,其中e为螺栓组中心至主梁腹板的距离,最大调节距离的影响应为考虑到。
六,
问题描述:梁翼缘板厚度为20mm,与牛腿翼缘板对接焊缝为单面断面形式,不利于焊接质量的控制。
问题分析:当钢板厚度>16mm时,现场对接焊缝宜采用双段对接焊缝,减少现场焊接量,有利于控制焊接质量,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
七,
问题描述:主桁竖向腹杆与下弦杆的连接节点处,仅在下弦杆对应竖向腹杆轴线的位置处设置加劲肋,不与垂直腹杆的凸缘布置不对应。力传递不直接且不可靠。
问题分析:竖向腹杆翼缘位置应对应布置竖向加劲板,保证力传递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有利于节点区域的局部稳定。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板件连接偏心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麦子二手钢结构 » 钢结构资料库 » 钢结构施工图常见问题解析:抗震区高层建筑梁柱节点设计与规范要求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