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钢结构资料库 > 正文内容

中国钢结构建筑迎来发展拐点:2023年建筑面积达5.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0.2%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赵平报道

“钢结构的推广应用肯定会出现拐点。所谓拐点,就是钢结构建筑的综合造价比钢混结构、PC结构的造价更有优势,而且产品更受消费者青睐。” 8月27日钢结构设计前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夏农在第二届钢结构及结构钢创新发展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专题讲话。

夏农在致辞中介绍,近年来,我国钢结构建筑取得了快速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在建钢结构建筑面积为5.3亿平方米,比2022年增长10.2%; 2023年钢结构加工量1.12亿吨,比2022年增长10.5%; 2013年以来,钢结构加工量年均增速超过10%。随后,他从四个方面分享了对钢结构建筑高质量发展的看法。

首先,钢结构建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拓展空间。由于钢结构的特点和优势,钢结构建筑具有强度高、抗震性好、用工少、工期短、绿色低碳等优点,再加上我国钢铁工业良好的工业基础和相关制造业、钢结构建筑发展前景广阔,必将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建筑业等相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他还指出,大跨桥梁工程、大跨空间结构等房屋建筑工程等基础设施领域的钢结构相关技术体系已基本成熟,在现有政策体系下可以实现市场化和可持续发展。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钢结构设计前景,我国钢结构在土木建筑、中小跨桥梁等领域发展相对滞后。相关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钢结构住宅建筑面积已占全国房屋建筑面积的1%左右,钢结构建筑面积已占全国的10%左右。建筑面积。

其次,钢结构推广应用拐点必将出现。他分析说,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四个。一、钢结构建筑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和国家政策引导;二是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中超过50%年龄在40岁以上,劳动力成本长期将呈现上升趋势;第三,钢结构建筑整个生命周期的节能减排、减碳优势将转化为成本优势;第四,钢结构建筑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钢结构的前景_钢结构设计前景_钢结构工程前景

第三,发展钢结构建筑必须树立全产业链协调发展的理念。钢结构建筑涉及建筑钢材及钢构件等材料供应环节,设计、制造、安装等施工环节,运营、维护、回收等建筑使用环节,以及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环节。通过全产业链各环节的融合发展,相互促进,提高质量水平,可以增加消费者对钢结构建筑的接受度甚至好感度,这是加快钢结构建筑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四是有条件的钢铁企业、钢结构企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从目前钢结构建筑特别是钢结构住宅、中小跨桥梁等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缺乏有重大影响的龙头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上。他认为,建筑钢材向下游产品和服务延伸是一个发展趋势和趋势。一些大型钢铁企业不仅生产H型钢、板材等建筑钢材产品,还拥有下属设计院、施工公司等,已经具备了抓住机遇和创新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前提。

您想看的: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