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钢结构建筑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聚焦绿色低碳与智能建造
- admin
- 2025-03-19
- 钢结构资料库
- 607浏览
- 0评论
6 月 4 日,在 2023 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表示:发展钢结构建筑是推动建筑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发展钢结构建筑是促进钢铁产业和建筑钢结构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图为会场
此次大会的主题是“绿色低碳、智能建造、推进钢结构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此次大会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主办,同时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和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此次大会于 6 月 2 日—4 日在上海召开。会议聚焦“双碳”目标以及智能建造等新要求,将行业共识与产业力量凝聚起来。通过技术创新来引领行业的转型升级,全方位提升钢结构建筑的质量、技术以及应用水平。推动钢结构建筑朝着精益制造的方向发展,促使产业链实现深度融合。促进钢结构全产业链完成转型升级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达成绿色低碳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有近 1000 名来自政府部门、相关行业协会、企业、媒体等单位的代表参与了此次会议。
持续创新建筑钢结构行业取得新成就
大会对我国钢结构行业取得的新成就进行了全面总结回顾,对涌现的新业态进行了全面总结回顾,对呈现的新趋势进行了全面总结回顾,并且发布了《2021 - 2022 年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的会长孙晓彦在其报告里指出,从宏观的形势方面来讲,我国的经济具备很强的韧性,拥有充足的潜力,并且长期向好的这一基本面貌没有发生改变,一直保持着稳定发展的态势。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在增长,经济形势趋于稳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借着“双碳”目标以及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契机,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这为钢结构建筑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与空间,从而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端。
从行业情况而言,全行业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建筑钢结构行业收获了可喜的成果,钢结构建筑的推广应用一直保持着增长的态势。从产量产值这一方面来讲,2022 年全国建筑业的总产值为 31.2 万亿元,其中钢结构产值达到了 9918.5 亿元,在建筑业中所占比例为 3.18%。建筑钢结构的产量为 9200 万吨,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3.4%,占粗钢产量的 9.08%。统计显示,2022 年在建的钢结构建筑面积达到 4.81 亿平方米。此建筑面积占当年在建建筑面积的 3.07%。同时,钢结构的产值在稳步增长,产量也在稳步增长,在建面积的比重同样在稳步增长。
孙晓彦表示,钢结构建筑在建筑业的占比目前仍然不高,然而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并且提升空间也比较大。
从行业运行的业态特征方面来看,建筑钢结构的产能集中度较为明显,技术集聚性也很突出。据不完全的统计数据,在 2022 年,行业中前 100 名的钢结构企业完成的钢结构产量为 3662.4 万吨,此产量占全国建筑钢结构产量的 39.8%。同时,这些企业的钢结构产值达到了 2314.2 亿元,占全国建筑钢结构产值的 23.3%。
从规模企业的发展状况而言,到 2022 年底时,全国拥有一级钢结构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有 2842 家。二级资质企业则有 13800 余家。在这些企业中,钢结构生产企业数量较为众多的省份分别是:江苏这个省份,山东这个省份,福建这个省份,浙江这个省份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河南这个省份等。
从产业环境和政策背景方面来讲,国家和地方对钢结构建筑的推广力度在不断加大。相关的产业政策纷纷出台并且得以落地,这带动了钢结构在建筑领域的推广与应用。钢结构不仅在高层、大跨度与空间结构建筑、工业厂房建筑、大型桥梁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保持优势,而且近年来,在医院、学校建筑中的应用比例提高幅度较大。钢结构建筑的产业链协同推进这一特点较为明显。设计单位、生产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科研单位携手展开合作。大家一起补短板,强化建筑。与钢结构相配套的围护墙板增速比较快。轻质复合墙板的市场前景被看好。楼承板的产量逐年在提升。钢结构住宅建设一直保持着一定的增长态势。孙晓彦表示。
从科技创新角度来看,钢结构企业在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它们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通过对 41 家行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在 2022 年,科研投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 3.2%。申报企业的人均科研投入约为 35.3 万元。企业的科研投入金额以及其占比都在逐年增加,重视科研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通力合作建筑钢结构行业未来可期
当前,我国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阶段,产业结构将会迎来深刻的调整。同时,经济增长也将从高速发展的态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际平称,钢结构行业需将工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当作共同目标。要充分施展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借助创新成果的试点示范应用,大力促使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环保技术、高性能材料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利用信息化与智能建造技术相融合,极大地提升了装配式建筑的集成效率与智能化水平,推动行业在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面实现转型升级,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与新优势,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领域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图为郝际平
骆铁军认为,目前钢铁材料、钢结构设计、构件加工以及建设施工这一全产业链存在协同不足的情况。其衔接不够紧密,也不统一,未能形成高效的产业组织形态。正因如此,导致了高效钢材应用进展较为缓慢,钢结构产品的经济性存在不足,标准化程度不高,加工制作焊接的工作量较大,质量问题较为突出等一系列问题,从而限制了钢结构优势的发挥。因此,多产业需要融合发展,上下游要共同推进钢结构建筑,这是势在必行的。同时,骆铁军表明,应当整合并优化标准规范,把产业协同发展的技术堵点打通;要优化钢材的产品结构,推动建筑钢结构高质量发展。
图为骆铁军
钢铁行业要逐步对生产制造思路进行改进,还要创新钢结构的用户服务模式,同时通过强化供给标准的引领作用,来推动钢材消费的升级。三是要积极推广应用绿色低碳产品,主动为钢结构用户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以适应下游绿色低碳消费升级的需求。
大会在同期举办了多项品牌活动,包括新闻发布会。举办了全国地方钢结构行业协会会长(秘书长)座谈会。还举办了 2023 年建筑钢结构分会副会长扩大工作会议。举办了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论坛暨钢结构“四新”技术应用交流会。举办了集成房屋及金属屋面技术应用论坛暨 2023 年全国集成房屋行业年会。举办了第五届全国钢结构建筑绿色低碳发展高端论坛。开展了企业推广活动,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开展了展示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企业。这些活动促进了钢结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
大会发布了多个名单,包括行业信用企业名单、集成房屋应急定点企业(第二批)名单、2022 度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双百”企业名单,以及建筑钢结构行业、金属屋墙面行业、集成房屋行业的竞争力榜单等。大会还对第十五届“中国钢结构金奖”获奖工程单位和个人,以及钢结构行业先进单位、优秀个人等进行了表彰。大会旨在以质量树立标杆,用匠心构筑精品,引领我国钢结构行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颁奖环节
图为颁奖后合影
作者 | 记者 刘加军 李倩
钢结构建筑绿色低碳与智能建造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麦子二手钢结构 » 钢结构资料库 » 推动钢结构建筑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聚焦绿色低碳与智能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