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施工全解析: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与装修调试三大步骤详解
- admin
- 2025-01-16
- 钢结构资料库
- 614浏览
- 0评论
“鸟巢”建设分为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结构施工、建筑内外装修、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三大步骤。纵横交错的钢树枝是“鸟巢”设计中最出彩的部分。它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结构建筑,也是建造难度最大的鸟巢。看似轻盈的树枝总重达4.2万吨,全部由中国自主研发的钢材制成。其中,顶盖及周围悬挂部件重达1.4万吨,产生的重力难以想象。鸟巢建设过程中,78座临时支撑塔支撑了1.4万吨钢树枝。鸟巢钢结构顶面的外、中、内环上分布有78个应力点,其中外环24个,中环24个,内环30个。
整个鸟巢钢结构跨度近340米,高度68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整个重量为42000吨,中间悬挂部分为11200吨。产生的重力是难以想象的。对于如此重的钢结构,施工方采用了高空拼装安装的方式。这种方法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在钢架下方放置许多临时支撑点。鸟巢安装的多达78个,分布在鸟巢钢结构的外、中、内环上。其中,外环24个,中环24个钢结构垫块,内环30个。
钢结构卸货
基于严格的计算和论证,整个卸载过程分为7个主要步骤。每个主要步骤包含 5 个类似的小步骤,总共 35 个链接。每次按照外环、中环、内环、中环、内环的步骤进行。如此循环七次,卸载完成。具体实施卸载时,每一个小步骤的完成都需要三个精确的过程。在鸟巢安装过程中,78座临时支撑塔的顶部安装了一些厚度不等的垫板,以支撑钢结构。第一步,将千斤顶升起,与“垫块”一起支撑住鸟巢(垫块是指钢柱与鸟巢之间可移动的钢块,每根钢柱的顶部都有几个垫块50毫米厚);第二步是拆除钢柱顶部的第一步。该区域的力完全由千斤顶支撑;第三步,千斤顶缓慢下降到第二层木块的高度。此时,该区域的力再次由钢柱和千斤顶承受。这样,千斤顶和钢柱交替受力,交替下降。重复以上5个位置后,将5个小步骤重复7次,即7个大步骤,直至卸货完成。
千斤顶下面的垫片是“Q35”钢材(Q代表钢材的强度,35代表35兆帕,mega是10的6次方,Pa是压力的单位,帕斯卡。Q35的意思就是钢材会被压当应力强度达到35MPa时发生塑性变形),其承受的最大压力为300吨,可承受卸荷时千斤顶的压力。在设计过程中,这些垫片经过反复论证,被制成了目前不同厚度的款式。原因:首先要有足够的高度,但同时垫片也不宜太高。如果太高,会影响水平力的稳定性。因此,一般情况下,垫片的高度为40或50毫米,每个垫片的厚度在10毫米至20毫米之间变化。
卸货后,鸟巢钢结构会发生正常的沉降和扭曲。如果沉降和变形程度在设计控制范围内,则卸载成功。此次拆除成功,将标志着鸟巢从图纸变为现实,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自主创新能力。
工程解读
为什么首先使用钢架支撑:安全性和经济性决定钢架方案
对于鸟巢为何要用这些钢架支撑的问题,相关人员表示,如果不使用这些钢架支撑,整个鸟巢期间需要多台800吨吊车将钢结构吊在空中。早期的焊接施工需要数十个小时,而这些起重机在台湾的租赁价格将超过每小时5000元。采用78根临时钢柱支撑钢结构,既经济又保证了焊接过程中工作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鸟巢每次局部卸荷仅几毫米,与整个国家体育场相比微不足道。这种变化用肉眼是很难看出的。如果直接拆除支撑钢柱,由于钢结构自重较大,会突然下沉,容易造成钢结构断裂。 “就像摔跤一样,如果突然摔倒在地,很容易就会骨折。”
为什么不一次性全部卸载:直接卸载很容易导致主体损坏。
整个卸货工作将拆除鸟巢钢结构的78个临时支撑点。整体钢结构独立承受重力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最大下沉距离不超过30厘米。根据设计要求,外环总落差将控制在67-70毫米,中环161-178毫米,内环208-286毫米。
“鸟巢”钢结构逐步卸荷。侯兆新解释称,这是出于确保顺利“落地”的考虑。卸荷需要分步进行,使整个钢架均匀、同步、连续受力,最终达到独立承重的目的。 “鸟巢”钢结构卸货完成后,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结构焊接分会主任、中国著名钢结构焊接专家戴伟志表示,卸货非常成功,实际数字与运营数据高度一致,非常令人满意。
戴伟志表示,鸟巢确实是一个设计工程,相当复杂、难以控制。一般来说,卸载实际上就是钢结构的加载。如果加载速度太快,会对钢结构产生影响,有损质量。这也是将其分为七大步、三十五个小步的目的。在卸货的具体实施中,每一个小步骤的完成,实际上都需要三个精确的工艺环节:在鸟巢安装过程中,78个临时支撑塔的顶部设置了100毫米或200毫米高、不同厚度的塔顶。垫板支撑主要钢结构。第一步,将千斤顶升起钢结构垫块,取代临时支撑塔支撑鸟巢;第二步,拆除临时支撑塔顶部设计所需高度处的垫板;第三步,千斤顶缓慢下降至支撑力释放的高度,鸟巢剩余荷载转化为临时支撑塔。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千斤顶和临时支撑塔柱交替受力,交替下降。当每一圈内的所有受力点都走完三步时,一小步就完成了。 35个循环后,鸟巢的全部载荷将由其自身承担,卸载完成。
说起来看似简单,但过程其实相当复杂。首先,步骤繁琐。其次,做工考究,五步、七步、三十五步的下降距离都要严格控制。卸载过程中,所有距离必须精确到毫米。外圈总落差将达到68~286毫米;中环161~178毫米;内圈208~286毫米。如果鸟巢主体钢结构受力后下降超过这个距离,或者存在局部裂缝等结构问题,则说明鸟巢的设计、制造、施工都存在问题。在过去的三年里。因此,卸载的成功与否是鸟巢成功的标志。
在卸料过程中,采用了三项高科技技术:一是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汇集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将35个卸料的每一个点,如外圆内的点进行整合。 。去掉了7次,中圈和内圈上的点去掉了14次,全部精确到毫米。二是采用计算机同步控制系统,保证整个78个卸料点同时进行。如果最后一圈30个点的卸货过程中出现漏油或设备故障等问题,立即停止卸货,待故障排除后重新开始卸货工作。第三项技术是利用结构监测和安全检测技术来确保每次卸货的成功。设置了监控装置。整个卸载过程中,整个“鸟巢”卸载都是在监控环境下进行的。如果发现监测数据与计算数据有误差或偏差较大,将停止卸载。找到原因并解决问题后再继续卸载。
整个卸载过程完全由计算机控制,计算机终端和指挥中心位于鸟巢体育场的中心。两次卸货之间会有大约一小时的间隔,期间每项技术数据都会通过众多传感器从卸货点传输到中心,以监测和评估卸货效果。卸货指令也通过这个“神经中枢”传送到各个卸货点,并显示在各个卸货块的三色灯上。绿色代表开始下降,黄色代表暂停下降,红色代表两个以上受力点下降。距离不同步,需要停止。
此次卸货时的钢结构焊接与传统的作业工艺有很大不同:整个焊缝很长,如此大的焊接工作量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是很少见的。所有焊缝合格率相当高,几乎100%合格,堪称钢结构焊接市场的典范。
“国家体育场钢结构支撑塔卸料最后一步就位,钢结构与支撑完全分离,数据检测正常,实测最大变形值为271毫米,完全满足设计要求”。总包、业主、监理、设计等四个项目负责人在审核卸载结果后,共同签署了《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卸载确认表》。现场指挥宣布: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卸货顺利完成!如此一来,这座4.2万吨重的铁架将永远矗立在世界的东方,成为北京的地标建筑。
鸟巢安装临时支撑塔架垫块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麦子二手钢结构 » 钢结构资料库 » 鸟巢施工全解析: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与装修调试三大步骤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