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建钢构48小时紧急完成西安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3号楼69间装配式板房安装任务
- admin
- 2025-01-15
- 钢结构资料库
- 158浏览
- 0评论
陕西建筑2月3日-2月6日钢结构施工日记
2月3日 20:00
陕西建筑钢构集团接到西安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3号楼安装69套活动板房的任务,施工工期仅48小时。陕西建筑钢结构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政立即发出紧急招工令,支援公司集团抗疫建设。群里一片哗然,全体员工第一时间报名支持项目建设。随时为您服务。
2月3日21:00以内
立即成立临时项目部,连夜制定施工计划,准备施工材料和防疫材料。
黑夜坚定了前进的脚步
二月 04 06:30
18名共产党员、40余名施工人员、6台汽车吊、4辆托盘车准时到达施工现场,迅速启动工区。高峰期,120余名施工人员、10余台机械同时作业,人机不停运转,昼夜不停地施工。板房吊装过程中,多道工序合理穿插,实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一次性过硬。经过36个小时的奋战,地上三层共计69栋面积1324平方米的活动板房安装任务提前12小时完成,受到各方领导的高度赞扬。
雪花漫天绽放,黎明即将来临
2月5日 18:00
陕西建设集团再次被委以24小时内完成该项目2号楼120套活动板房安装的重任。听令、高效执行,施工现场再次掀起建设热潮。全体人员克服困难,与时间赛跑。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冒着严寒、风雪彻夜,用辛苦和汗水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铁壁。 。
吊装安装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2月6日 18:00
2号楼主体结构已全部安装完毕。
完全高效
大事难靠责任,关键时刻显本色;疫情当前,陕西建筑钢构集团18名共产党员和15名青年员工主动深入施工一线,不顾个人安危,与天斗地,勇逆潮流,诠释了一个拼搏、奉献的陕西。钢结构施工人员的职责和责任。施工工期紧、任务重。天气极其寒冷,时不时刮起风雪。夜间气温在-3度左右,环境特别恶劣。加之近期疫情严重,项目周边酒店均未营业。当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累了的时候,他们就找个地方穿着衣服睡觉。他们休息一两个小时,然后再继续工作。口渴了就喝点矿泉水,手常常冰凉。他们无法拿着手机接听电话,平均每天步行3万多步。他们如此辛苦,就是为了提前完成施工任务,帮助西安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尽快投入使用,为抗击疫情的西安人民贡献陕西建设的钢结构。流行。
●施工现场的声音
声音1
我是党员,我带头!
“我是党员,我带头”,这是陕西建筑钢结构集团副总经理王政接到支援建设任务后听到的第一句话。
随后,他迅速集结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立即带领9名管理人员和40名工人奔赴西安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第一线。面对复杂的施工任务,他统筹协调,多方沟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作业顺序,用自己敏捷的思维和共产党员不屈的干劲,攻克了棘手的施工难题。逐个。在他的带领和号召下,参与者没有一个抱怨累。经过两天一夜的奋战,在圆满完成集团下达的施工任务后,他再次被陕西建设集团委以攻克2号楼120套活动板房施工的重任。
声音2
把热水和饭菜留给劳务人员!
他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眼睛通红,声音喊得沙哑。不过,在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他只是淡淡一笑,没有多说什么。这是陕西建筑钢构集团在疫情期间的施工工作。该网站负责人范伟武。
接到任务后,他毫不犹豫地将两个年幼的孩子交给了妻子,收拾好行李奔赴一线,制定施工方案,布置施工任务,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他非常忙。 。每当吃饭时间,他总是让劳务人员先吃饭,口罩等防疫物资也优先给劳务人员。 2月5日夜,风雪交加,我们奋战了一夜。寒冷刺骨。在他的带领下,所有管理人员把仅有的一点热水和饭菜全部留给了劳务人员。作为一名党员,他总是用实际行动帮助工人。使命写在行动中。
声音3
疫情就是命令,不允许有任何犹豫和失误。因此,无论任务多么小,作为一名党员,我都会带头全程监督。
陕西建筑钢构集团总经理助理、经纬钢构公司董事长范永辉于2月4日下午收到水塔支架图纸,立即组织50多人分组深化图纸、采购材料、加工生产。
2月6日上午,4*4*15米水塔支撑块运抵施工现场。任务虽小,但时间紧、工序多、施工现场条件有限。为了加快安装进度,范永辉不断调整操作流程,亲自爬上15米高架西安钢结构,指导工人焊接,确保安装精度、焊接质量和高空作业安全。安全。经过两天一夜的紧张工作,水塔支架安装成功。从15米高空回到地面的范永辉顾不上擦额头上的汗,立即投入到LED展架的吊装工作中。
他说:疫情就是命令,不允许有任何犹豫和失误。因此,无论任务多么小,作为一名党员,我都会带头全程监督。
声音4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全力抗击疫情。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
2月3日晚,集团接到抗击疫情任务后,接到消息的共产党员王浩只用了两分钟就做出了决定。前一分钟读招聘指令,后一分钟向公司领导请示,他连夜收拾行李,凌晨5点到达。从渭南出发赶赴工地,他主要负责现场3号楼的安装工作。
三天来,王浩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8个小时。他的眼睛累得通红,但作为一名党员的使命感不断激发着他的斗志。 2月5日晚上,他通宵达旦地工作,来回奔波,监督安装进度。严格控制安装质量,始终走在第一线。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努力?他说:当前,全国人民正在抗击疫情。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
声音5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支持抗击疫情是我的职责。
2月5日上午,党员杨林接到施工支援通知后,立即驱车前往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主要负责二号厂房主体结构吊装。当晚他加班加点进行吊装,突然下起了雨。下雪,对于现场吊装作业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气温急剧下降,让很多工人感到畏难。随着时间的推移,雨雪越来越大。杨林见状,心中焦急,当机立断,帮助所有工人。为人员提供防滑鞋,并加强各工作区域的安全措施。饥寒交迫,但士气高昂的他和吊装队继续奋战到第二天中午13:00,终于按计划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他休息了一会儿,又继续安装内墙板、门窗。
他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支持抗疫建设工作是自己的职责,家人也非常支持。他为我能参与这次抗疫建设工作感到非常自豪。
声音6
“W4已进场” “W5已安装完毕,立即进场” “W6立即进场”
“W4已进场”“W5已安装完毕,立即进来”“W6立即进来”,每隔几分钟,预制施工队群里就会收到这样的消息,让现场的施工人员可以安排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遵循每一个流程。用这样的特殊符号来标记每个板房的主框架,是青年工人王凡创作的,目的是帮助建筑工人节省安装时间。
这位90年代出生的矮小青年,2月3日凌晨从咸阳市武功县赶到工地,主要负责场外板房主体框架的组装。他根据图纸,在每一层上标注了不同的符号。框架,将每层框架分类,然后用黑色防水油性笔在框架上标记特殊符合性和序列号,拍照并发给现场安装人员,大大节省了安装时间工人看图纸和材料的时间,机械穿插的卸货时间。这两天,主动参战的王凡不顾场外拼装工作的疲惫,抽出时间帮助后勤保障队采购分发餐食,为工人烧热水泡面。 。他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尽了最大的努力,发挥了一名共青团员的作用。光和热。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站起来的凡人。接到抗击疫情任务四天后,在疫情施工一线,除了第一批进入工地的人员外,已有10多名员工主动求助。他们在现场全力以赴,尽力完成各项任务。 。还有一百多名劳动者,任劳任怨西安钢结构,不停歇,加班加点,赶进度。疫情防控队伍背后还有不少“保安”,时刻关注现场需求,协调各类物资采购。还有爱心民营企业,默默为一线提供保暖衣、保温瓶、牛奶、方便面等爱心物资。有的甚至自掏腰包,为Frontline捐赠了20升酒精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爱心人士。
天灾无情,但人间有爱。只要我们众志成城、众志成城,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文字来源:毛宝玲)
西安抗疫陕建钢构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麦子二手钢结构 » 钢结构资料库 » 陕建钢构48小时紧急完成西安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3号楼69间装配式板房安装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