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 300-2013)下载与详细解读
- admin
- 2025-03-09
- 钢结构资料库
- 759浏览
- 0评论
标准规范下载的简介为 JGJ 300-2013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的简介。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 300-2013)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发布。这是一部关于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设计、施工与安全管理的国家标准。该规范主要针对建筑工程中临时使用的支撑体系,像脚手架、支撑架、模板支撑系统等。它为这些支撑体系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指导和标准要求。
3. 关于设计计算钢结构临时支撑,详细地规定了支撑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变形控制等设计计算的方法。6. 技术验收:对支撑结构施工完毕后的验收标准进行了规范,对支撑结构施工完毕后的验收程序进行了规范。
这部规范对保证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有重要意义,能防止因支撑结构问题导致的事故。它还能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其目的是确保临时支撑结构被合理使用且得到有效管理钢结构临时支撑,从而保障施工人员和工程财产的安全。
JGJ 300 - 2013 为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此规范有完整正版且清晰无水印。以下为该规范的部分内容预览。
图 4.4.12 呈现了剪刀撑框架式支撑结构的立杆加密平面图,其中包含:1 为立杆;2 为水平杆;3 为竖向剪刀撑;4 为水平剪刀撑;5 为加密区。4.4.13 中,桁架式支撑结构中的单元架整体稳定性验算应按照下列公式进行计算,在不组合风荷载时:
图 4.4.12 中展示了剪刀撑框架式支撑结构的立杆加密平面图,其中包含:1 为立杆;2 为水平杆;3 为竖向剪刀撑;4 为水平剪刀撑;5 为加密区
DB22∕T 5063-2021 装配式钢框架结构住宅技术标准通过列公式来进行计算。其一,在不组合风荷载的情况下:
M= Q 2pwklbH B
4.5支撑结构抗倾覆验算
H ≤ 0. 54 gk B zh
武中: gk 支撑结构自重标准值与受风面积的比值(N/
mm²),gk G2K LH
G2K 指的是支撑结构自重的标准值,单位为 N;L 表示支撑结构的纵向长度,单位为 mm;还有支撑结构的横向宽度,单位为 mm;H 代表支撑结构的高度,单位为 mm;&k 是风荷载的标准值,单位为 N/mm²,并且应按照本规范的第 4.2.5 条来进行计算。当符合以下情况之一时,可不进行支撑结构的抗倾覆验算:其一,支撑结构与既有结构有可靠连接;其二,支撑结构高度(H)小于或等于支撑结构横向宽度(B)。
当支撑结构与既有结构有可靠连接时,若支撑结构高度(H)小于或等于支撑结构横向宽度(B)的 3 倍。
式中:p 为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设计值,单位是 N/mm²,p 等于 N 除以 A;N 是支撑结构传至立杆基础底面的轴力设计值,单位为 N;fg 是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单位为 N/mm²;Ag 是立杆基础底面积,单位为 mm²。4.6.2 支撑结构地基承载力应符合以下规定:
fe = k.fak
式中:fak 表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对于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及回填土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应当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的规定来确定;k 为支撑结构的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适宜按照表 4.6.2 来确定。
表4.6.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
当在结构构件上进行支承时,应当依据现行的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或者《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的相关规定,对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以及变形进行验算。2. 当在夯实整平的原状土或回填土上设置立杆,且在其下方铺设厚度为 50mm 至 60mm、宽度不小于 200mm 的木垫板或木脚手板时,立杆基础底面积可依据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当支承在结构构件上时,需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规定,对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进行验算;同时,也要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的规定,对结构构件的变形进行验算。
Ag 立杆基础的底面积为(mm²),其数值不宜超过 0.3m²;a 表示木垫板或木脚手板的宽度(mm);沿木垫板或木脚手板铺设方向的相邻立杆之间的间距为(mm)。
5.1.1支撑结构搭设高度宜符合下列规定:
框架式支撑结构的搭设高度最好不要超过 40m;要是搭设高度超过了 40m,那就需要另外进行设计;桁架式支撑结构的搭设高度最好不要超过 50m;要是搭设高度超过了 50m,同样需要另外进行设计。7. 湿陷性黄土、膨胀土、软土应具备防水措施。立杆应符合以下规定:起步时的立杆宜用不同长度的立杆相互交错进行布置;立杆的接头宜采用对接的方式。- 对于承插式支撑结构,其扫地杆高度(hl)最好不要超过 550mm。支撑结构顶端的可调托撑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h2)需符合规定,具体如下:其一,悬臂长度(h²)最好不要大于 500mm 。
长度需不小于 150 毫米,这在图 5.1.5 中有体现;3 方面,可调托撑螺杆的外径与立杆钢管的内径之间的间隙,最好不要大于 3 毫米,并且在安装时上下要保持同轴;4 方面,可调托撑上的主龙骨(也就是支撑梁)应该处于居中的位置。
可调托座的悬臂长度是可调托座伸出立杆顶层水平杆的部分;其中包含可调托座、螺杆、调节螺母、立杆和顶层水平杆这几个部件
4. 倘若遇到柱,适宜采用抱柱连接的措施(如图 5.1.6 所示)。在坡道部位的支撑结构,其支撑结构地基高差变化时,在高处的扫地杆应与该处的纵向水平杆拉通;在台阶部位的支撑结构,其支撑结构地基高差变化时,在高处的扫地杆应与该处的纵向水平杆拉通;在坑槽部位的支撑结构,其支撑结构地基高差变化时,在高处的扫地杆应与该处的纵向水平杆拉通;在凸台部位的支撑结构,其支撑结构地基高差变化时,在高处的扫地杆应与该处的纵向水平杆拉通。
图5.1.6抱柱连接措施
设置在坡面上的立杆底部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
2设置在坡面上的立杆底部应有可靠的固定措
图 5.1.7 展示了不同标高的扫地杆布置情况。其中,1 表示拉通扫地杆,2 表示扫地杆。
5.1.8当支撑结构高宽比大于3,且四周无可靠连接
当支撑结构的高宽比大于 3 时,并且其四周没有可靠连接,那么宜在支撑结构上对称设置缆风绳,或者采取其他能够防止倾覆的措施。支撑结构应当采取防雷接地措施,并且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
这种防雷接地措施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规定。
5.2框架式支撑结构构造
5.2.1竖向剪刀撑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框架式支撑结构需在纵向和横向分别布置竖向剪刀撑,如(图 5.2.1 所示)。并且剪刀撑的布置应尽量均匀且对称。竖向剪刀撑的间隔不能超过一定范围。
大于 6 跨时,每个剪刀撑的跨数不能超过 6 跨;剪刀撑倾斜角度适宜在 45°到 60°之间;支撑结构的外围要设置连续且封闭的剪刀撑。竖向剪刀撑的两个方向的斜杆最好分别设置在立杆的两侧,其端部应与地面紧紧顶紧。竖向剪刀撑需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水平杆上,且旋转扣件的中心适宜靠近主节点。
水平剪刀撑布置需符合以下规定:其一,水平剪刀撑的间隔层数不能大于 6 步;其二,在顶层必须设置水平剪刀撑;其三,扫地杆层适宜设置水平剪刀撑;其四,水平剪刀撑应通过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者水平杆上。
水平剪刀撑布置应符合下列
应设置不少于 2 个旋转扣件且等距离设置,并且两端的扣件要在离杆端不小于 100mm 的地方固定。
5.2.4当同时满足下列规定时,可采用无剪刀撑框架
搭设高度小于等于 5m;被支撑结构自重的荷载标准值小于 5kPa;支撑结构支承在坚实均匀的地基或结构层上;支撑结构与既有结构有可靠连接。5.2.5 纵横水平杆都应与立杆连接,且连接点间距不大于 150mm。当承受的荷载较大,需要对立杆进行加密时,加密区的水平杆要向非加密区进行延伸,且延伸的距离至少要达到两跨(如图 5.2.6 所示)。支撑结构中,非加密区的立杆间距以及水平杆间距,应该和加密区的间距相互成为位数(如图 5 2 7 所示)。
支撑结构的非加密区立杆间距应与加密区立杆间距互为倍数,支撑结构的非加密区水平杆间距也应与加密区水平杆间距互为倍数(如图 5.2.7 所示)。
5.2.7支撑结构非加密区立杆、水平杆间距应与加密区间距互
图5.2.6支撑结构加密区立杆布置平面图
2.7支撑结构不同立杆间距布置平
5.3.1 单元桁架的竖向斜杆布置有对称式和螺旋式这两种方式(图 5.3.1),并且要在单元桁架的各个面都进行满布。水平斜杆最好是每隔(2 到 3)步进行布置。
且需在单元桁架的各个面都进行布满。水平斜杆比较适宜间隔(2 至 3)步。
布置一道,底层及顶层应布置水平斜杆。
4. 水平斜杆。
桁架式支撑结构的单元架组合方式有矩阵形和梅花形这两种(如图 5.3.2 所示),并且单元桁架之间的每个节点都需要通过水平杆来进行连接。
图5.3.2单元桁架组合方式布置平面图
桁架式支撑结构的斜杆布置(图 5.3.3)需符合以下规定:其一,外立面应布满竖向斜杆(图 5.3.3a)。
外立面应满布竖向斜杆(图5.3.3a):
支撑结构周边需布置封闭的水平斜杆,如图 5.3.3b 所示,其间隔不能超过 6 步;顶层必须满布水平斜杆;扫地杆层最好满布水平斜杆。
图 5.3.3 为架式支撑结构的斜杆布置图,其中包括:1 代表立杆;2 代表水平杆;3 代表竖向斜杆;4 代表水平斜杆。
承插式支撑结构的扫地杆层步距宜比标准步距缩小一个盘扣间距。
悬挑支撑结构(图 6.1.1)的竖向荷载设计值(p)需符合以下要求,
Dt ≤pt.max
式中:p 表示悬挑部分的竖向荷载设计值,此值包含悬挑部分自重,单位为(kN/m²);h 表示悬挑部分的竖向荷载限值,单位为(kN/m²),依据 JG∕T 386 - 2012《建筑门窗复合密封条》,按照本规范附录执行。
(宽度2B.内跨数为n)
图 6.1.1 为悬挑支撑结构示意图(一),其中包括:D 表示悬挑部分;②表示平衡段;③表示落地部分。需注意,虚线表示垂直于图面的剪刀撑或斜杆。
图 6.1.1 为悬挑支撑结构示意图(二),其中包括:①悬挑部分;②平衡段;③落地部分。注:虚线表示垂直于图面的剪刀撑或斜杆。
6.1.2落地部分支撑结构的设计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依据本规范进行框架式支撑结构或桁架式支撑结构的设计计算;在对落地部分立杆的稳定性进行验算时,要将悬挑部分因受竖向荷载而引起的附加轴力考虑进去,总高度应取支撑结构的高度(H)。立杆附加轴力的设计值(N)可按以下式子进行计算:
N, = ntptl.B
SY/T 7397-2017 标准中表 6.1.2 所涉及的悬挑支撑结构的附加轴力
建筑工程支撑体系300-2013规范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麦子二手钢结构 » 钢结构资料库 »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 300-2013)下载与详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