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结构协会最高成就奖颁奖典礼在太原举行,邓文中院士荣获殊荣
- admin
- 2025-03-01
- 钢结构资料库
- 836浏览
- 0评论
11 月 12 日,中国钢结构协会于山西太原举办了“中国钢结构协会最高成就奖”的颁奖典礼。其中,世界桥梁大师邓文中获此奖项,他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邓文中与重庆有着深厚的渊源。他被授予了重庆“荣誉市民”的称号。重庆也是他实现梦想的地方。
林同棪国际供图
颁奖词这样写道:
他出生在广东,之后辗转到了香港。他在欧洲求学,在美国创业。最终,他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30 多年来,他把几十年积累的世界经验和技术带回了国。这使得国内大桥的水平得到了大大提升,尤其是钢结构桥梁的水平。他主持或参与了多座具有代表性的钢结构桥梁的设计和科研工作。在这些工作中,他创新了一系列结构,做出了许多具有开拓性和突破性的贡献。从而实现了中国钢结构桥梁“大跨、轻型、美观”的技术飞跃。
他是世界斜拉桥和节段桥梁领域的引领者。他一生都将精力投入到桥梁的设计与研究之中。他为中国和世界桥梁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主持过百余座桥梁的设计工作,也参与过百余座桥梁的设计工作。有多项工程创造了世界桥梁之最,这些工程遍布世界五大洲。他被业界誉为“太阳永远照在他的桥上”。
1999 年,世界建筑工程界权威杂志《工程新闻报道》周刊将他评为“过去 125 年对建造工程最有贡献的 125 位顶尖人物之一”。
他是林同棪国际(中国)公司的董事长。他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他是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他是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他是世界桥梁大师,名叫邓文中。
邓文中(中)在现场领奖。
他是重庆“荣誉市民” 设计桥梁超100座
邓文中设计了菜园坝大桥、嘉悦大桥、两江大桥等,所以被重庆市民所熟悉。由于他对桥都做出了贡献重庆钢结构公司,在 2007 年,他成为了重庆的“荣誉市民”。
邓文中的办公室里,办公桌上面放着一个斜拉桥的精致模型,茶几上也放着一个斜拉桥的精致模型。在邓文中的观念里,桥梁设计属于一种艺术,他认为每一座桥都是独一无二的。
1938 年,邓文中于广东肇庆的一个普通家庭出生。初中毕业之后,他进入了一所专业技术学校,在那里学习木工等用以谋生的技能。在技术学校学习的这 2 年期间,邓文中不愿就此认命,他自学完了高中的所有课程,随后顺利考上了大学,并且还考取了全额奖学金。
邓文中学成之后前往美国工作并定居下来,从此开启了伴随他一生的桥梁设计工作。
1954 年,美国土木工程首届终身成就奖被一位美籍华人获得,他就是林同棪,林同棪在美国创办了林同棪国际公司。林同棪退休之后,邓文中已经成长为桥梁建筑大师,他出任了公司董事长。
如今,邓文中在世界五大洲设计的桥梁数量超过 100 座。多项工程创造了世界桥梁之最,这为他赢得了“邓氏大桥永无日落”的美誉。例如德国的格尼桥和纽安坎桥重庆钢结构公司,在建成时先后成为世界最大跨度的斜拉桥;美国西西雅图开合桥,建成时成为世界最大跨度的开合桥;美国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建成时成为世界最大跨度的自锚式悬索桥。
菜园坝大桥 苏思 摄
他在重庆圆了造桥梦
他长期在美国发展,然而他出生在中国。自从从事桥梁事业后,邓文中一直怀揣着这样一个梦想,那就是能够回到中国去设计桥梁。
这个梦最终在重庆得以实现。邓文中所说的是他在中国亲自设计的第一座大桥,即菜园坝大桥。为了将这座大桥设计好,他往常在重庆最多只会停留几个星期,然而那次却足足待了几个月。在那几个月里,他花费了很长时间去对这座城市的地貌和历史进行研究。
这个漂亮的大桥在建设过程中,邓文中时常乘坐出租车前往施工现场。当出租车司机听说他是这座桥的设计师时,他们都不让他付钱,还说十分喜欢这座大桥。对于一位工程师而言,这是最为欣慰的事情。
两江大桥是邓文中的作品。东水门大桥和千厮门大桥连接着江北城、渝中半岛和南滨路。这两座大桥的主塔都呈很有个性的天梭造型,其高度为 180 余米。
邓文中如今一年中有一半时间会待在重庆。倘若你在林同棪的大楼里瞧见一位白发苍苍、精神抖擞的老爷爷走过,那便是他。他乐意大家称呼他为邓博士,“因为这样会更亲切些。”在重庆居住的这段时间里,他最为喜爱的事情就是约上同事一起去爬山,“照母山是我和同事们最常去的地方。另外还有缙云山、南山以及黑山谷。”
桥梁设计邓文中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麦子二手钢结构 » 钢结构资料库 » 中国钢结构协会最高成就奖颁奖典礼在太原举行,邓文中院士荣获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