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钢结构资料库 > 正文内容

汕尾立春新气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面启动

立春前后,东风带来温暖。从高空俯瞰汕尾,其 455 公里的海岸线就好像汕尾张开的双臂一样。汕尾正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去拥抱海洋。

汕尾是全国最早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的地级市,它的发展一直与海洋有着紧密的联系。曾经组建了全国最早的海洋经济行政机构,为全国渔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提供了经验;创建了全国最早的汕尾市城区水产品批发市场,其管理模式和经验曾在全国推广。这些都展现了海陆丰人民敢为人先的精神,也印证着这座城市向海图强的发展历程。

经略海洋,这是一个时代的命题,具有重大的意义。如今又一次站在了春天的起跑线上,发展海洋经济,对于汕尾来说,成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光明之路。

汕尾被北回归线穿过。汕尾正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汕尾围绕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目标。汕尾走出了铿锵的足音。汕尾聚焦绿色能源、临港制造业、现代渔业、港航物流业、滨海文旅业。汕尾奏好了“五部曲”。汕尾奋力谱写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交响乐的华彩乐章。

[id_1801[id_1540577113]7124]

市委、市政府决定在 2 月 11 日召开中国(汕尾)海洋经济产业大会,旨在为高能级实施“兴海强市”示范工程,推动汕尾经济高质量发展。此次大会将吹响新时代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的“冲锋号”,奏响“融湾发展·兴海强市”的交响乐章。此刻,海陆丰大地已装扮一新,正迎接各界精英和客商的聚集,共同奔赴筑梦蓝色之约。

依海而生集聚所有发展势能

海风起处听惊雷。海洋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汕尾高质量发展优势。

国家领导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里表明:需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对海洋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加速建设海洋强国这一进程。

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同时,要加快建设海洋强省。并且,要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

汕尾市“两会”日前刚刚闭幕,《政府工作报告》专门对海洋经济发展作出了部署,提出了“做大做强电力能源产业”这一目标任务,同时提出要发挥汕尾“风光水火核储”的电力能源优势,加快建成大湾区的能源供应基地。

汕尾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沿海。汕尾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是一流的。汕尾发展海洋经济的资源禀赋是一流的。汕尾发展海洋经济的区位条件在全省是一流的。如今,汕尾又叠加了中央、省、市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机遇。如今,汕尾集聚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能。

汕尾的“海”资源丰富,面积达 2.39 万平方公里。其海岸线长 455 公里,在全省位列第二,在粤东则居首位。这里拥有粤东三大海湾中的碣石湾和红海湾,还有 3 个海湖。沿岸有 12 个港口,是中国四大渔场之一。境内能够建设 10 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 10 个,具备开发 20 万吨级国际枢纽港口的条件。

汕尾南临浩瀚南海,这里山清水秀,气候温和,生态环境十分优美。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 8 年在全省居于首位。它拥有“中国水鸟之乡”“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名镇”“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生态养生之乡”等生态品牌。汕尾是全国第一批对外开放港口之一,海产品贸易兴旺且长久不衰。“母亲湖”品清湖是国内最大的内陆潟湖。这座城市围绕着湖而居住,形成了“城在海湖,湖居城中”这样独特的城市景观。

活力湾区,融湾强带。汕尾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的辐射区第一圈层。它是珠三角产业拓展的区域,也是先进生产力延伸的区域。同时,它还是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支点。省际、城际的高铁和高速公路纵横交错,交通路网十分发达,与深圳、广州能够形成半小时和一小时的生活圈。境内的水陆交通十分发达。海运、铁路、公路在这里实现了紧密的连接,形成了“无缝化链接”的状态,它是粤赣地区以及泛珠三角地区重要的出海口。

海风的资源禀赋比较良好。风在受阻时减速机率较低,沿海地区年均风速达到 9.2 米/秒,风能密度在 500 瓦/平方米以上,有效风力出现的时间百分率能够达到 82%到 93%,这里是开发海上风电以及打造海上风电产业基地的“首选之地”。

汕尾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它素有“百岛十滩九湾”的美称,沙滩洁净且宜人。这里有近 900 个海岛,开发条件十分优越。像红海湾、金町湾、金厢滩等优质旅游资源远近闻名。同时,历史古迹和革命文物相互辉映,海浪奇观以及金色沙滩更是无与伦比。这些因素共同形成了“红、蓝、绿、古、特”五色旅游景观,也让汕尾素有“粤东旅游黄金海岸”的美誉。

汕尾是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全域革命老区,它在享受国家和省的普惠性政策的同时,还享受国家、省的革命老区振兴政策,以及省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政策、深圳全面对口帮扶政策、珠三角产业共建、本级产业扶持等一系列政策的叠加。并且,汕尾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在土地供应、财政支持、税费优惠、外资奖补、人才引进、企业上市等方面给予全面优惠,为投资者提供了优质的政策环境。

如此,多种优势的叠加,令汕尾在发展海洋经济赢得更多先机。

[id_1040397992]

陆丰市碣石镇依托碣石湾得以发展,它曾是一个以渔业闻名的渔商城镇。如今,碣石镇的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得十分蓬勃。这里是汕尾(陆丰)临港产业园的所在地,该产业园是目前省内唯一一家具备风电装备全产业链的生产基地。

海上风电是驱动世界各国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也是我国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之下,发展海上风电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贯彻国家领导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重要指示的举措,是新时代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使命,也是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发展海上风电有利于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同时能够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绿色发展。

海风吹拂,为我市带来了潜力巨大的海洋产业。

明阳作为龙头,汕尾(陆丰)临港产业园吸引了中天海缆、江苏长风、天能重工等海上风电一流头部企业入园并投资建厂,现已初步构建起一个集技术研发、设备制造、检测认证、运行维护等功能于一身的专业化产业园。

使其成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的中坚力量。

数据表明,在 2022 年,海工基地的企业创造出了 132 亿元的产值。这一产值大约占据了全市工业产值的 10%。

一芽展现着春天的气息。从汕尾(陆丰)临港工业园去看汕尾,汕尾的海洋产业集群正奋力划桨、扬起风帆,并且枝繁叶茂。

在渔业发展方面,全省有 15 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其中我市占 3 个。目前,龟龄岛东海域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已经建成;红海湾遮浪角西海域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已经完成了海藻的种植增殖和人工鱼礁工程;陆丰金厢南海域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人工鱼礁工程正在抓紧建设。各类水产产业园以及渔港经济区的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能源产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在 2022 年,全年能源领域的重点项目完成的投资达到了 180 亿元。全国最大的平价海上风电场在汕尾建成并且投入运营。同时,一批重大能源项目江苏钢结构送关风机供应,如陆丰核电 5 号、6 号等被核准并且开工建设。

滨海文旅业表现出色。红海湾旅游区凭借得天独厚的海岸线资源,成为滨海观光休闲的最佳场所;金厢滨海红色旅游区也是如此;品清湖、玫瑰银滩、上海村、浅澳村、浅水湾等也凭借自身优势成为滨海观光休闲的最佳场所。龟龄岛、遮浪岩岛(灯塔岛)、金屿岛、江牡岛等成为广受欢迎的“网红打卡点”。红海湾开发区遮浪街道长沟村金屿滩,开发建设了沙滩运动娱乐项目等,逐渐火热;陆丰市金厢镇十二岗村,同样开发建设了沙滩运动娱乐项目等,也逐渐火热。

港航物流业集中力量发力。汕尾新港区白沙湖作业区的两个 7 万吨级公用码头正在全力进行建设。汕尾新港区的公用码头与小漠港、盐田港在推进对接合作方面不断努力。充分发挥红海湾港口经济区的优势,着力打造粮食储运、饲料加工、食品制造等产业集群。我市积极申报筹建汕尾综合保税区,努力招引引领性、龙头型且核心竞争力强的项目入驻综合保税区的建设运营;推动创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把关检汇税融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好,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一站式一卡通服务……从点到面,从“硬”基础到“软”实力,汕尾海洋经济正在奋力前行。

汕尾有一个“母亲湖”,它是品清湖,品清湖是全国最大的内陆潟湖,这是市文广旅体局提供的图片所展示的内容。

向海图强 经略蓝海顺势而为

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着重强调,需将目光聚焦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并实现突破。要全力以赴地实施“优势产业”“兴海强市”等一系列“九大示范”工程。并且要着力去打造出更多具备汕尾独特辨识度以及示范引领性质的工作品牌。

目标明确,路径已然确定,对蓝海进行经略是顺应形势的举动。怎样才能奏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交响乐中那精彩的乐章呢?

市发改局作为电力能源主管部门,将从以下四方面工作继续推动电力能源产业发展:加大能源领域的投资力度;完善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造千万千瓦级的海上风电基地;培育和发展能源产业。我市会凭借区位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持续深入发展新能源产业。以海上风电制造产业链作为核心要点,加快推动汕尾海洋工程装备基地的建设进程。在 2023 年,努力让能源行业的产值达到 210 亿元,同时让海工基地的产值达到 145 亿元,以此为广东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出汕尾的力量。

市委和市政府对海洋渔业经济发展工作极为重视。我市在广东省内处于领先地位,是第一个出台《海洋养殖发展规划》的地级市。该规划划出了 15 片总计 35114 公顷的渔业增养殖用海区域,同时也预留出了海洋牧场的发展空间。2022 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一个意见。这个意见是关于进一步推进汕尾市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它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引领,重点对深远海养殖和海洋牧场建设给予支持。高质量地建设“海上粮仓”

汕尾拥有独特的滨海旅游资源,这让它有底气去做好旅游“唯一性、先发性、特色性”这方面的文章。加快把汕尾打造成中国滨海休闲旅游的最佳目的地。

海洋给海陆丰革命老区的成长带来了无穷的活力。在新的发展阶段,汕尾将要开启构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新旅程,用心做好谋划海洋这篇大文章,在海洋强国建设当中展现出汕尾的担当并贡献出汕尾的力量。

“十四五”期间,汕尾海洋经济发展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到 2025 年,海洋经济在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方面取得成效。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不低于 8%。基本构建起以现代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作为支柱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出以海工装备制造为核心,以海上风电为特色的新能源和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展望 2035 年,汕尾会全面建成海洋经济振兴发展示范市。汕尾会不断强化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的功能。汕尾将打造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先行市。汕尾基本能建成沿海经济带的靓丽明珠。

勇立潮头,春天的山峦可望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让我们一同开启新的征程奔赴,一同展开新的奋斗!

汕尾海洋经济优势产业

01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汕尾已初步建成汕尾海洋工程基地,这个基地具备技术研发的功能,同时也具备设备制造等多种功能。

汕尾日报记者 黄奕锋 摄

形成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为核心的临港工业以及以海上风电为特色的海洋能源产业集群。

汕尾(陆丰)临港产业园吸引了江苏长风等在海上风电领域处于一流地位的头部企业入驻园区。

汕尾日报记者黄奕锋摄

现已建成明阳集团的大兆瓦海上风电叶片制造检测中心,建成了大型海上风电主机制造装配中心,建成了新型深远海漂浮式基础生产制造中心,建成了江苏中天科技的海上光电复合海缆制造基地,建成了苏州长风的大型钢结构导管架基础制造基地,建成了天能重工的大型塔筒生产基地等产业制造基地。

全国最大平价海上风电场在汕尾建成投运。(资料图)

江苏钢结构送关风机供应_送风机供应江苏钢关结构公司_送风机厂家

依托丰富的岸线以及广阔的腹地,大力推动核电和海上风电的发展。积极对汕尾 LNG 接收站项目进行规划建设。重点推进陆丰核电项目,以及粤东天然气主干管网惠州—海丰干线、甲湖湾电厂 3、4 号机组的扩建工程。同时推进陆丰后湖、甲子、碣石海上风电场等项目的规划建设,促使后湖海上风电场实现全场并网发电。新增推进红海湾海上风电场项目的规划建设,从而打造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电力能源生产基地。目前,汕尾后湖海上风电场、甲子一海上风电场、甲子二海上风电场共 140 万千瓦已实现全容量并网。这标志着全国最大的平价海上风电场建成投运。同时,这些风电场成为粤东地区首个超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十四五”期间,汕尾规划布置了总计 3435 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场址。汕尾将打造千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再造一个“海上三峡”。

02

石化新材料产业

我市发展芳烃产业链、精细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碳三、碳四等相关产业。

汕尾市新材料产业园挨着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它的陆域规划面积是 41.8 平方公里,起步区为 7.9 平方公里。规划园区内的海岸线长达 20.6 公里,距离海上国际航线还不到 8.8 海里,能够建设 15 万吨的泊位,具备建设专业化学品码头的良好条件。周边已经建成、正在建设或者规划的高速公路有 3 条,高铁有 2 条,国省道有 3 条,交通物流运输较为便利。

03

海洋牧场经济

遮浪角西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有一处人工鱼礁工程现场。(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相关图片)

打造湾区的“粤海粮仓”。建设龟龄岛东部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该示范区为资源养护型;建设遮浪角西部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此示范区也是资源养护型;建设金厢南海域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同样是资源养护型。建造并投放了 17.75 万空方的人工鱼礁礁体,从而形成了近 73 平方公里的海洋牧场示范区。

小漠国际物流港码头作业繁忙有序。(汕尾海事局供图)

重点加快以下几个产业园的建设:市城区蚝业产业园、陆丰水产产业园、陆丰海洋经济种业产业园。下一步会努力去探索一种新模式,这种模式是在公益型海洋牧场示范区实现多元化投入,并且做到管护与开发同时进行,以发挥出生态、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推动产业融合,开发海上旅游线路。打造一个海洋牧场旅游项目,此项目集海上观光、垂钓潜水、食宿康养、滨海旅游、科普研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创新发展休闲渔业与能源开发相融合的新业态。

04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

重点发展海洋生物科技研发服务这一服务业,以及海洋健康养生休闲这一服务业;同时发展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这一制造业、海洋医药这一制造业、海洋功能性产品这一制造业。依托国泰和五丰的海产品基地,规划并建设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积极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进行对接,谋划共同建设海洋生物实验室以及陆海大数据中心。对建设微生物物种资源、基因资源、药物资源库和海洋生物样品库进行探索。开发海洋生物制品基料等海洋生物功能制品,包括海洋生物功能型临床保健制品、海洋活性化妆品、海洋新型药品和生物制剂等。

05

海洋文化旅游产业

陆丰市着力建设金厢滨海红色旅游区。(市文广旅体局供图)

“网红打卡点”龟龄岛一角。(市文广旅体局 供图)

发展壮大现代海洋文化旅游产业,此产业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体育游乐、海洋历史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重点创建红海湾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品清湖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与国家级海洋公园,创建保利金町湾旅游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红海湾田寮湖片区国际滨海度假区。将汕尾打造成大湾区的“最美湾区”和滨海的“城市阳台”。

06

港口经济

大红海湾区拥有港口资源,汕尾港口岸海丰港区小漠国际物流港码头正式对外开放江苏钢结构送关风机供应,凭借这些优势,形成了以通用泊位为主,同时兼顾专业化要求,将大、中、小泊位相结合,使得疏运畅通,功能齐全的地区性港口群。主动承接“双区”物流的高端辐射。多式联运对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公路、水路、民航、铁路等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建设海产品等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心。形成以海产品特色物流供应的体系以及以港口为中心的物流配送体系。

红海湾旅游区鸟瞰图。(市文广旅体局 供图)

记者:邓良琼

您想看的: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