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钢结构资料库 > 正文内容

2月10日2022中国钢结构大会暨大湾区峰会在穗召开,多院士与会研讨产业升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被邀请出席大会并发表致辞。

大会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他是广州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是重庆大学教授且为中国钢结构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是清华大学教授且为中国钢结构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岳清瑞,是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且为中国钢结构协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喜刚,在中交建工作且为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宗余,在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任总工程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有副司长廖玉平;广东省住建厅有二级巡视员黄祖璜;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有常务副理事长刘景凤;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有秘书长高峰;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有副秘书长孙晓彦;中国建筑业协会钢木建筑分会有副秘书长刘民;中国钢结构协会有监事长薛健以及近 20 位副会长;各省级钢结构协会的相关领导出席了峰会。

何文波致辞

何文波在致辞里表明,因为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增长态势,所以钢结构行业发展得很迅速。我国的钢结构产量从 2012 年的 3500 万吨提升到了 2021 年的 9700 万吨,增长幅度达到了 177%。然而,钢结构建筑的应用情况,尤其是在民用领域和住宅领域的应用,还非常不足。钢结构未来的发展空间是十分巨大的。我国大力推动钢结构建筑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了。发展钢结构意味着建筑业朝着转型升级的方向前进。它既是建筑行业践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钢铁行业优化建筑用钢消费结构、储备钢铁战略资源以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

作为钢铁业的从业者与经营者,早期我主要将注意力放在生产线方面,之后逐渐把关注点转移到产业链上,如今则更为关注生态圈。要创造建筑产业发展的新时代,需要全产业链进行通力协作,需要培育并构建起一个包含生产、设计、研究、服务、监管、金融等在内的,彼此支撑、共同促进且协同发展的生态圈。何文波称,基于上述情况,去年,钢协、房地产业协会以及钢结构协会等 5 家全国性协会联合发起并成立了钢结构建筑工业制造工作委员会。他们将发展钢结构建筑当作多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着手点,组织产业链上下游的各方一同推进钢结构事业,到目前为止,已经有 160 余家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其中。

何文波觉得,钢铁材料自身具备诸多卓越特性,像其优异的生态性等,在建筑领域尚未得到充分展现。我们在合作过程中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在为钢铁-钢结构-建筑产业链的升级与变革奠定基础。我们会持续看到,技术在发生变化,结构在发生变化,材料在发生变化,流程在发生变化,业态也在发生变化。我们推动的是一场变革。我们迎接的是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里,建筑产业有钢铁全面进行支撑。

钢协已确定“基石计划”和以钢结构推广为主的“钢铁材料应用领域拓展计划”为两大产业发展计划,目前正在全面进行筹划与推进,钢结构是该计划的重要构成部分。何文波介绍称,以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设为主攻方向并大力推动钢结构建筑发展,已被列为钢协巡回办公的核心议题之一。我与宝武以及鞍钢等 6 家钢协会长单位的主要领导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讨论,从而进一步达成了共识。日前,钢协召集了有关企业的骨干力量,正式把“钢铁材料应用推广中心”组建起来了。该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在行业内外展开工作,将钢结构推广的各项措施切实地落实到位。

绿色低碳与智能制造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的两大主题。何文波觉得,钢铁行业达成低碳发展的主要路径包含三个方向:其一为能源的节约以及能源的替代(例如氢能的替代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其二是资源的节约以及资源的替代(像废钢的替代以及各种副产品的循环利用);其三是材料的升级以及材料的替代。材料升级的方向为“高强、高耐蚀、高功效”。初步评估后可知,大多数建筑用钢领域具备材料升级的可能性,钢结构领域也存在材料升级的空间,不过更多的是材料替代钢结构资讯,尤其在住宅领域。何文波强调,“为此,需破除一些旧观念。”其一,中国现今拥有丰富的钢材可用于建筑业,要多少有多少,要什么有什么。二是钢铁材料具有可循环再利用的绿色特性,同时其自身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全世界范围内是最严格的。随着减碳技术的开发和运用,钢铁材料的碳排放会逐渐降低。三是钢结构住宅的建造成本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在考虑生态收益以及全生命周期投入产出的情况下,已经展现出了整体的优势。一旦产业合作通道得以打通,成本进一步提升就是必然的结果。

钢结构资讯_百度钢结构_钢结构概况

何文波称,钢结构产业的发展存在三个驱动因素。其一为供给驱动,其二为需求驱动,其三为数字驱动。随着产业合作持续深化,业态变革逐步成为现实,数字驱动的力量将会对建筑 - 钢铁产业链进行全面重整,使得建筑与钢铁能够直接对接。今后若干年内,符合新业态发展方向的新型企业集团会成为钢铁 - 建筑产业链的主导者。这类企业集团对建筑工程、结构工程和材料工程有全面理解,并且对全产业链具有综合能力和整合能力。

岳清瑞作大会报告

会上,岳清瑞作大会报告,题目为《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推动钢结构行业高质量发展》。他全面回顾并总结了 2022 年钢结构协会的工作。从加强党建工作这一方面,到发挥行业引领这一方面,再到拓宽服务领域这一方面,接着从秉承服务初心这一方面,到重视成果转化这一方面,最后到加强国际合作这一方面,提出了 2023 年协会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他称,我国钢结构行业要实现从“钢结构大国”到“钢结构强国”的转变,任务十分艰巨且路途遥远。对于潜力巨大的钢结构市场,需把握好行业科学发展的节奏钢结构资讯,用心修炼自身的内在实力,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中国钢结构行业的壮大与做强贡献自身的力量,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向绿色转型而奋力拼搏。

周福霖讲话

周福霖在讲话时强调,我国的地震区域分布较为广泛,地震所带来的灾害较为严重。所以,结构的抗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钢材这种材料具有非常好的延性,钢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良好,其安装施工速度快,安全可靠,并且钢材还可以循环使用。钢结构建筑是我国建筑工业化进程中的主要载体之一,它符合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应当在我国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

廖玉平讲话

廖玉平称,发展钢结构建筑能够加快建造方式的转变,也能推动建筑业进行转型升级,这是重要的举措。同时,它对提升建筑抗震防灾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还能提升建筑的品质,并且对推动绿色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三是以产业协同为目标,补强链条薄弱环节,促进上下游相关企业转型升级。

刘民讲话

百度钢结构_钢结构概况_钢结构资讯

刘民称,钢结构属于工业化建筑且是绿色建筑,在建筑领域起着重要作用。大力推动钢结构建筑产业,对于发展低碳经济以及满足绿色建筑要求而言,是重要的承载方式;对于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以及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来说,是重要的举措。建筑业和钢结构行业今后需抓住“双碳”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绿色发展等重要契机。

会议以“钢结构智能建造”等议题进行学术报告,同时围绕“设计与创新”“工程实践与应用”等议题也进行了学术报告。聂建国院士进行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及其综合效益》的报告;高宗余院士作了《铁路钢桁梁桥建造技术》的报告;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钟国辉作了《国产 690MPa 高强钢结构基础理论与应用关键技术及其国际化实践》的报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崔冰作了《大跨度钢桁梁悬索桥结构构思与追求》的报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王仕统作了《以“传力维”结构新分类,实现我国现代(全)钢结构轻量化设计》的报告;广州大学副校长周云作了《屈曲约束支撑研究与应用新进展》的报告;广东省钢结构协会会长陈振明作了《基于“双碳”的钢结构智能建造实践》的报告;中国宝武工程科学家吴保桥作了《绿色发展与热轧 H 型钢应用》的报告。

聂建国作特邀报告

高宗余作特邀报告

吴保桥作主题报告

会议举行了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颁奖仪式,将奖杯证书颁发给了在 2022 年度获得科学技术奖的单位和个人。大会在同期举办了 2022 高校学生钢结构创新竞赛以及 2022 钢结构展览会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主题多元,为专家学者、高校学生以及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能近距离交流与互动的平台。

您想看的: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