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际金融城北区!融合岭南文脉的超高层岭南数字创意大厦近日完成主体结构
- admin
- 2025-04-13
- 钢结构资料库
- 785浏览
- 0评论
在广州国际金融城北区,
一座融合岭南文脉与国际视野的
超高层建筑正拔地而起。
大厦效果图
岭南数字创意大厦项目是未来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千亿级文创综合体,其总建筑面积约 12 万平方米,近日完成了主体结构。
它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投资兴建,中建三局华南公司承建。这座大厦融合了科技创新与岭南韵味,羊城晚报人亲切地将其称为“小羊楼”。它将成为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的承载地,是数字创意产业的集聚地,也是大湾区文化产业的新地标。它不仅让几代羊城晚报人的“诗与远方”得以实现,推动了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目标的达成,更勾勒出了中国建造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轨迹。
岭南数字创意大厦近日完成主体结构
岭南数字创意大厦项目启动伊始,中建三局华南公司项目建设团队就按照“五化一体”的总体思路进行探索推进。他们以标准化作为基础,以工业化作为主导,以数字化当作引擎,以智能化作为追求,以绿色化作为底色。围绕数字设计、智能工业化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这四个方面,将智能建造技术应用贯穿于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项目的全周期管理过程中,从而实现了数据驱动管理、数据驱动工厂以及数据驱动装备。
在设计环节,BIM 模型就如同一个拥有“最强大脑”的画师。它从方案的勾勒开始,一直到施工图的绘制;从施工的指导,到运维管理的各个方面。在全生命周期和全过程中,都能提供精准且直观的创作蓝本。而 BIM 轻量化引擎的加入,打破了数据交互的屏障,使得模型在不同的阶段以及不同的终端都能够流畅地运行,从而大大提升了设计的效率与质量。中建三局华南公司项目建设团队介绍,在后续施工期间,项目实际布置能够与 BIM 模型实现 100%的还原。并且,在桩基阶段、土方阶段、地下室阶段、主体阶段,总平安全设施都做到了零拆改。
项目全过程应用BIM技术
进入施工阶段后,项目处处展现出科技的魅力。在施工过程中,借助 SOILDWORKS 软件,全铝模材料得以实现智能工业化生产。在设计阶段,该软件能够完成复杂编号处理以及碰撞检查等细致的工作。而在现场拼装时,工人依据生成的图纸以及手机三维指导广州钢结构,能够高效地进行作业,这样既提升了生产施工的效率,又节省了人工成本。智能打桩数字化管理系统得以运用,沉渣厚度检测仪也得以运用。通过 BIM+IOT 技术,能够强化过程监管,既提供了不受时间限制的远程监管环境,又提供了不受空间限制的远程监管环境,还提供了问题溯源渠道。这样一来,打桩定位更加精准,过程监管更加实时,为桩基施工质量筑牢了根基。
一系列智能设备被引入,这些设备属于“黑科技”。岭南数字创意大厦项目的施工现场因此充满了未来感。智能安全帽具备多种功能,能实时记录现场状况,可为远程调度给予有力的支持;5G 智能塔机拥有远程控制技术,使塔机司机无需再面临高空作业的风险;智能爬架搭载了智能综合管理系统,能够全方位监测爬架的状态,对施工安全起到保障作用;液压自爬升智能布料机可以高效地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从而确保施工质量。此外,智能防尘天幕能够有效地解决环保方面的难题。在岭南数字创意大厦的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整平机器人、混凝土抹光机器人以及焊接机器人等这些智能施工机器人,正在推动着建筑产业朝着数字化的方向进行转型。
项目采用了5G智能塔机远程控制技术
中建三局华南公司项目建设团队建设了高度接近 150 米、总面积超过 12 万平方米的“超级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始终坚守着安全生产的核心原则,也始终坚守着质量管控的核心原则。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为项目品质铸就了坚实护盾。
在安全生产方面,项目将 EPC 项目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设计的源头开始,对方案进行优化,以此来规避安全风险。在编制总平面布置方案的过程中,借助 BIM 技术融入了安全创优的元素,这样就能确保在各个施工阶段,安全设施无需进行拆改,现场始终能够保持高标准的安全文明状态,同时也为建设阶段的项目观摩提供了充足的安全保障。总分包有安全联合办公制度,实行安全网格化分区管控,借助智能安全帽与信息化平台,能将安全责任精准地落实到每一个人,还能让隐患排查与处理做到及时且高效。据悉,到目前为止,岭南数字创意大厦项目已经举办了广州市安全月观摩会、省智能建造暨安全质量观摩点、智能建造国家级观摩会等诸多观摩活动,一直在持续擦亮安全生产的“金名片”。
在质量管控方面,中建三局华南公司的项目建设团队有着极高的追求,对自身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并致力于高质量的建设。对于首层扶梯天井的高支模难题,项目建设运用了超 34.7m 高支撑的全铝模无错台技术,借助外墙与内墙的加固措施,精准地对模板的垂直度进行控制,从而避免了错台现象的出现。项目在设计时,为防止钢管柱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偏位现象,就在钢管柱与环梁铝模板的连接部位设置了 50mm 的空隙。这样做既解决了偏位问题,又保证了铝模板与钢柱的无缝结合,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施工精度。面对超高层建筑,其高度近 150 米。楼梯中存在 12 种不同层高,这给施工带来了极大挑战。项目采用了创新型的单顶支撑架施工方式,这种支撑架是可接高式的。一套架体就能够满足多种层高的施工需求,从而提高了模板的周转效率。
岭南数字创意大厦项目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并且在质量管控方面也有卓越表现。凭借这些,它获得了 2024 年度华夏建筑科技二等奖,还获得了住建部智能建造大赛一类成果。同时,该项目收获了多项专利以及软件著作权,并且参与编写了多项标准广州钢结构,从而成为了行业的品质标杆。
晨曦洒在岭南数字创意大厦上。智能建造的智慧光芒与千年商都的文化底蕴在此相互交融。这座地标建筑凝结着中建三局华南公司的智慧。它不仅刷新了城市天际线。还以独有的方式讲述着关于传承、科技、创新的中国故事。
文/姜兴贵 杜振兴 王宇奇
编审:左国兰
美编:杨榆洁
出品:广东建设报全媒体内容运营中心
智能防尘天幕岭南数字创意大厦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麦子二手钢结构 » 钢结构资料库 » 广州国际金融城北区!融合岭南文脉的超高层岭南数字创意大厦近日完成主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