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最美人物邱明辉:从业27年参与多地地标建筑钢结构焊接工作
- admin
- 2025-03-31
- 钢结构资料库
- 836浏览
- 0评论
编者按:
一个典型能成为一面旗帜,一位楷模可成为一座精神坐标。我苏网与江苏城市频道《江苏最美人物》栏目组进行联合,推出了“江苏最美人物”系列专稿。共产党员奉献在基层,时代先锋勇于创新创业,能工巧匠扎根于一线,奋斗者在平凡岗位上拼搏……我们会持续讲述那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记录江苏各个行业的杰出人物以及他们的动人事迹,展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风貌。
苏伊士双翼平旋铁路大桥是一座地标性建筑,它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名片;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是一座地标性建筑,它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名片;北京中国尊是一座地标性建筑,它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名片;阿尔及利亚嘉玛大清真寺是一座地标性建筑,它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名片……这些散落于世界各地的地标性建筑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名片。在这些令人惊叹的钢结构背后,都有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焊接培训中心主任邱明辉参与其中。
邱明辉从业 27 年,从一名普通学徒逐步成长起来。他如今已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焊接技能大师,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百名杰出工匠”“全国技术能手”等诸多荣誉。他说:“我们电焊工不单单是车间里的生产工人,更要成为能够经受住考验的工匠。”
敬业坚守 向着焊接大师前进
邱明辉出生于湖北武汉,自幼家境贫困。1996 年时,他 17 岁。为了扛起家庭的重担,初中刚毕业的他就选择辍学去打工,成为了一名焊接学徒。
他很勤奋刻苦,每天下班后会去找废铁偷偷进行练习。那时候,都是由老师父通过口传和手把手的方式来传授技艺,他只知晓要反复练习单一的技术。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后,邱明辉意识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在白天,他跟着师父一起练习;到了晚上,他就自学大专教材。由于他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邱明辉很快就掌握了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保焊等 10 余项焊接技术。
2010 年,邱明辉从武汉抵达位于靖江的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他在该公司担任二车间的焊工。公司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承接了一个钢结构项目,在焊接方面遭遇了难题,现场没有任何人能够解决,而刚进入公司不久的邱明辉主动提出请求承担该任务。
赶到现场后,邱明辉迅速找到了问题所在。原因是施工现场风大,并且北方气温低,导致焊接前后温差较大,超厚板焊接很容易出现裂纹、夹渣、气孔等质量方面的缺陷。他果断地拿出了方案,动手对防风棚进行了改装,还提出用火焰做好焊接前后的保温工作,从而彻底解决了焊接“水土不服”的难题。
邱明辉很快就解决了难题,并在公司崭露头角。他持续钻研,不断拓展焊接方面的知识,把理论和生产施工紧密结合起来,使得自己的技术更加精湛。2014 年,他以中建系统代表的身份参加“嘉克杯”国际技能大赛,在 292 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第 13 名,是参赛中国选手中的第一名。公司布局海外战略之后,邱明辉顺利通过了欧标焊工资质认证。接着,他又通过了美标焊工资质认证。之后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他还通过了澳标焊工资质认证。他由此成为了与国际接轨的优秀焊工,并且获评公司“首席焊接培训师”。“邱大师”的称号也在这之后传开了。
创新技术 向着智造达人成长
在我的理解里,焊接首先需要力气,这是成为优秀工匠的首要一步;其次,焊接需要精细,这是为了追求高质量;关键在于,焊接应该是依靠技术,这是工人与工匠的本质差异。邱明辉说。
从工人到工匠,这一字之差,需要克服诸多困难与阻碍,并且要持续进行突破与创新。2013 年,邱明辉开展了一次与 MINI 型机器人的“人机大战”,最终两者的成绩是不分高下、旗鼓相当。这场特别的比赛,让邱明辉明白,未来的工厂将会是全自动化的智能化车间,而焊接自动化在钢结构制造中处于核心地位,必须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攻克。从此,邱明辉开始进行“MINI 型焊接机器人在钢结构焊接中的应用”这一课题的研究。在 2015 年初的时候,公司为他专门打造了蓝领创新工作室,通过聚集团队的力量来研究焊接机器人的工艺和设备。
同年 6 月,邱明辉团队首次在超高层施工现场进行 MINI 焊接机器人实验。在苏州国际金融中心项目里,机器人把 43 层外框柱对接处的施焊顺利完成了,焊缝的外观成型很美观,合格率全都达到了 100%,这开创了国内机器人在超高层进行焊接的先河。
近年来,邱明辉团队围绕“智能制造”展开工作。他们先后攻克了诸多技术难关,数量达 30 多个。同时,也获得了众多国家专利,有 90 多项。他们的研究成果多次被应用于国内外重大项目。这些成果不仅给企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对整个钢结构焊接行业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言传身教 向着育才先生发展
邱明辉认为,只有传承,才能够点亮更美的焊花。他身为公司焊接培训中心的主任,把焊接传承当作自己的职责。在他的指导下,焊培中心有 3000 多名焊接作业人员通过了焊工取证考试,每年为公司及行业培养并输送 500 多名高级焊接人才,还培养了 10 多名国际焊接检验师。
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陈康是邱明辉的徒弟,是邱明辉一手带出来的。2015 年,陈康进入公司焊接培训中心。邱明辉认为这个年轻小伙子不错,机灵且肯干,于是把他当作重点培养对象,把自己掌握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陈康。如今,“90 后”的陈康已成为一名青年“焊将”,在公司焊接试验与培训中心担任导师,接力培养职工。
更重要的是,邱明辉以及他的团队取得了创新成果。这些成果使得电焊不再仅仅被视为“苦与累”的象征。在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电焊女工的数量在逐渐增多。“90 后”女焊工沙卫娟是其中的一位。在过去,大家的印象里,电焊通常被认为是男性的专利。然而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随着邱明辉不断研发新的焊接技术,尤其是他改进的智能焊接机器人,使得大家只需动手点点屏幕就能进行简单操作。正因如此,大家都愿意从事电焊工作了。
27 年的时间里,从少年成长到中年,环境发生了改变,身份也发生了改变,然而邱明辉的匠人初心一直都没有改变。他没有耀眼的学历,但是这并不能阻碍他成为“钢构焊将”;他没有响亮的豪言壮语,可是这并不影响他一路高歌猛进,凭借智造突破极限;他没有高深的理论,却能够身体力行,让弧光焊花照亮了他的工匠之路。近日,邱明辉获得了江苏“最美职工”的称号。
我苏网编辑刘静,素材来源于江苏城市频道《江苏最美人物栏目组》以及“江苏时代楷模发布厅”微信公众号。
钢结构项目焊接自动化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麦子二手钢结构 » 钢结构资料库 » 江苏最美人物邱明辉:从业27年参与多地地标建筑钢结构焊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