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住宅地下室抗浮设计计算要点,地下结构抗浮规范
- admin
- 2025-03-12
- 钢结构资料库
- 1028浏览
- 0评论
此文目录:
商业综合体结构设计指引?
综合考虑建筑高度、地震等级、场地情况等因素,比较框架结构、少墙框架、框架剪力墙等结构形式,择优选取。结构永久缝划分原则地下室不宜设置永久缝,地上设置结构缝应尽量按照业态的分割进行划分,分缝后的结构单元长度不宜超过150米,且结构缝不得穿过影厅。
对于商业综合体来说,其主要设计为低层的建筑,但其每一层的建筑面积又较大,从建筑高度考虑在结构选型上主要选取框架结构,而较少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
交通流线设计:考虑到消费者的购物便利,商业综合体的结构设计注重交通流线的设计。包括内部通道、垂直交通以及外部交通的衔接,都经过精心规划。结构类型与应用实例 根据实际需求,商业综合体的结构可以是框架结构、钢结构或其他混合结构。
超高层建筑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1、超高层建筑的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结构系统设计:由于超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要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和利用梁柱是设计的难点。
2、超高层建筑施工的难点主要包括: 施工技术方面:面临深基坑的开挖与支护、高精度施工测量、塔吊的爬升操作、核心筒的爬模技术、超高层建筑的泵送混凝土技术、钢结构的安装、高支模施工技术、机电设备安装以及幕墙系统的安装等挑战。 施工管理方面:需要管理复杂的项目,同时确保施工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3、超高层建筑施工难点:①施工技术方面:深基坑、施工测量、塔吊爬升、核心筒爬模、超高层泵送混凝土、钢结构安装、高支模施工、机电安装、幕墙。②施工管理方面:项目管理,安全控制。超高层建筑施工特点:(1)超高层基础采用深基础。由于建筑高,体量大,支撑高层的地基必须达 到足够的强度,所以多采用深基础。
4、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难点1——结构系统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框架结构设计步骤是什么了?
1、框架结构的设计步骤: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 进行结构设计 考虑施工细节和材料选择 完成施工图绘制和审查。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这一阶段主要是明确建筑的功能需求、规模大小、结构形式等。
2、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初定结构方案,一般是结构总工与建筑设计人员商定 做初步设计,结构设计人员根据建筑初步设计图纸,布置梁,板,柱等主要构件结构尺寸,并在PKPM中试算,基本能达到规范要求的各项指标后,出初步设计图纸。
3、Ut___假想把集中在各层楼面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作为水平荷载而算得的结构顶点位移。0.6或0.7为考虑填充墙的折减系数。对于带屋面局部突出的房屋,Ut应取主体结构顶点位移,而不是突出层位移。此时将突出层重力荷载折算到主体结构的顶层。 Ge=Gn+1(1+5h1/H)+G n+2(1+5(h1+h2)/H) 分别计算纵横框架。
4、相对平面框架PK来讲,第一,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受力状态,如地震力或风力是按抗侧移刚度分配,而不是按框架的楼面从属面积,还如从框架柱出挑的梁和从次梁出挑的梁,因次梁的支座(框架梁)发生下沉变形,内力重分布,从框架柱出挑的挑梁配筋将较大。
5、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首要步骤是根据提供的建筑条件图布置柱网。这一步骤需要细致考虑,确保柱网布局合理,能够满足建筑功能需求和结构安全要求。接下来,进行荷载计算,这是结构设计的重要基础。荷载计算包括恒载和活载,需要考虑各种可能的作用力,确保结构能够安全承受。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8个注意要点?
首先是长向板钢筋应双层设置, 并适当加强中部区域的梁板配筋, 笔者认为中部区域作为一个中点必然受较大应力, 而两侧梁柱, 特别是边跨的柱配筋必须加强以抵抗温度应力带来的推力, 而超长结构在角部容易产生的扭转效应也须我们在设计中对角部结构进行加强。
现浇挑檐、雨罩等外露结构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条附注设置伸缩缝,即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12m. 3 顶层楼板应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5条进行设计。即:顶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宜双层双向配筋。
(4)采用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短肢剪力墙,且在规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墙承担的底部倾覆力矩大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50%的剪力墙结构,违反《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简称JGJ 3—2010)第8条规定。
**地基与基础设计**:在8度地震区,大多数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可不必进行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但设计时应考虑风荷载的影响,确保风荷载不起控制作用时不忽略。
箱形及筏形基础设计要点
箱形及筏形基础的设计要点如下:箱形基础设计要点: 使用范围:箱形基础设计要求高、施工难度大,通常仅用于特殊建筑,如人防工程等。 沉降计算:设计计算中需准确考虑沉降问题,地基沉降与结构变形需匹配,以确保计算模型的准确性。 结构稳定性:由于箱形基础结构复杂,设计时需充分验证其稳定性。
筏形基础设计需进行承载力与变形计算,并视情况验证稳定性。箱形基础设计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受限于使用功能,目前多仅用于特殊建筑如人防。箱形与筏形基础的设计计算中,应考虑沉降问题的准确计算,地基沉降与结构变形需匹配,否则将导致计算模型不准确。
筏形基础的施工要点:(1)在软土地基上,用柱下条形基础或柱下十字交梁条形基础不能满足上部结构对变形的要求和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时,可采用筏形基础。
施工要点上,筏形基础的选择通常在柱距小、荷载大或有地下室等情况,以应对不均匀沉降。箱型基础的施工则注重分块施工、混凝土连续浇筑,并需关注止水带设置、后浇带处理以及基础的抗浮稳定性。总结来说,筏形基础与箱型基础在设计与施工中各有侧重,需根据具体工程条件灵活选择使用。
筏形基础设计部分,我们详细分析了其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包括不同类型的基础形式、施工技术以及与上部结构的协同工作。此外,还有对桩箱与桩筏基础的深入研究,以及针对高层建筑大底盘框架厚筏基础的特殊处理方法。
施工要点:地基开挖,如有地下水,应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50cm以下部位,保持在无水的情况下进行土方开挖和基础结构施工。梁板式筏形基础当梁在底板上时,模板的支设,多用组合钢模板,支承在刚支承架上,用钢管脚手架固定,采用梁板同时浇筑混凝土,以保证整体性。基础浇筑完毕。
钢结构住宅地下室抗浮设计计算要点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麦子二手钢结构 » 钢结构资料库 » 钢结构住宅地下室抗浮设计计算要点,地下结构抗浮规范